第十二回桐柏小战京郊巨案第一(第1/3 页)
由于百年不遇的大旱,这两年来刚刚兴起的一支大义军,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这支义军的首领名叫郭寿童,原是江淮商帮的头面人物,见天下大乱有机可乘,散财募兵举事,发展壮大,成为天下有名的反王之一,手下义军就称为江淮义军,不拘门派招揽人才。
吉义一行人一路寻找各处玉皇顶,从桐柏山脉的西部走到了东部,在又一座玉皇顶的附近,遇到了江淮义军的人马,正在抢掠平民百姓!
从古至今,许多义军举事,刚开始都打着替天行道、拯救百姓的旗号,以便有大义名分,可以获得拥护支持。但是能够自始至终坚持仁义之道的,又能有几?
许多义军都是刚开始发展迅猛,往往几个月之间就能聚集成千上万的人马,攻州夺县。得到了州县的粮仓存粮就开仓济贫,横竖要转战带那么多粮草也多有不便,不如散粮以收民心。为了收民心,往往还打出“均田免粮”之类的口号,不但分土地,而且还不征税纳粮。
这样一来,刚开始是爽了,长期以往怎么办?均了田,免了粮,义军自己不耕田,又不征粮,吃的从哪来?就只有继续去打更多的地方,抢占更多的粮仓。然后人马更多,声势浩大,但过不了多久粮食就会成为严重问题……不得已,只能毁弃最初的承诺,开始征税纳粮。可是小民百姓也没有什么觉悟,只觉得义军变坏了,就不是那么支持。而且小民百姓都图着自己能多吃饱点,谁能想得那么长远,指望自己忍饥挨饿省出粮食来养着义军,好让义军长远保护自己安居乐业?哪有那么高的觉悟啊!对于义军而言,说不得,实在没办法筹措粮草的话,那也就只有抢了!一开始先抢周边的百姓,暂时不动自己核心地盘内的百姓,但如果再窘迫的话,就什么也顾不得了!到那时候,百姓唾弃,加上官军反扑,许多义军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走向毁灭。
理想是光辉的,但现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于是在历史上,许多义军都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千古以来的覆辙,多不胜数。
可是后世的义军首领,许多人连书都不读,又怎能吸取历史教训?能够吸取历史教训,有远谋,打好基础,以图长远发展的义军领袖少之又少。极少数能得天下的都是此类。要不就得自己有文化,懂得兴亡道理;要不就得有文化的大贤辅佐,但自己也得有识人之明才行啊。否则乱用大言炎炎的书生以至灭亡的,也不计其数了。
在混乱的世道,绝大多数的人根本看不了那么长远,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加入义军的人,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