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3/6 页)
。
眼下只有一个人尚未来滇国,那人就是统一秦国的绝顶谋士尉缭子,此人至今未至滇国,吴天有些惋惜,若是尉缭子来了滇国,与乐毅、范增倒是可以论及军事,由他提出各种军事理论,让三人编写滇国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教材,结合孙子兵法,可以整理成一套切合滇国使用的兵书大全。
至于张良,吴天非常坚信,等韩国被魏国灭后,他必来滇国谋求官位。毕竟韩晶是滇国的王后,他又是韩国的贵族,如今韩非得到了重用,那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况他现在还是个小屁孩,正是求知欲极强的时候,韩晶曾邀请张平把其子张良送来滇国就学,毕竟教育之完备非滇国莫属。
只苦于韩国现在正是国家危难时期,已有灭国现象,他不想把张良送来滇国,实因影响问题,若他把张良送来滇国,会让韩国其他人误为韩国即将亡国,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蔡泽瞟了芈月和秦王一眼,叹道:“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吴天有识人之明,如今韩非和李斯在滇国都得到了重用,就是乐毅都有把李斯培养成未来滇国丞相的接班人,滇王也有这个意思。要不是项先生提及两人,只怕我们还不知道两人之才,也不会重视两人而去了解。”
项少龙道:“现在还有两人可以寻找,此两人都是当世大才,一人是尉缭子,在魏国,目前尚未出仕。另外一人则是楚国隐士范增,此人谋略相当厉害。也未在楚国出仕。有此二人,大秦未必不能与滇国争天下。”
黑龙半惊半喜,低声道:“范增已在滇国参谋部任职,滇王正在大力培养此人,只有尉缭子尚未在滇国和魏国出现。只是尉缭子现在行踪飘渺,就连信陵君也在寻访此人,显是吴天用人之道受到了刺激,他也在积极提拔新人和寻访贤臣。”
项少龙现在是蛋疼了,他知道的人才大多都在滇国。李牧这个战国名将却又是吴天在赵国做相国时提拔起来的人才,若要投效,选择的人会是吴天。何况信陵君吞并赵国和韩国已成定局,如今韩国已在信陵君的兵锋之下,若非有吴天暗中支持的兵器,只怕韩国早已灭国了。
秦国是想出去分一杯羹,但是秦国又怕滇国出兵巴蜀两国,邛国和靡国已是滇国嘴边的菜,众人都不觉得凭借滇国的力量会灭不了邛国和靡国。楚国同样虎视眈眈地盯着秦国犯错,然后一雪前耻。
信陵君与楚王早已达成和解备忘录,一旦秦国兵出函谷关,那楚国就立即出兵收回秦国曾经侵蚀楚国的国土。何况滇国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统西南,甚有吞并巴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