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火爆南北(第1/3 页)
天冷了,厚实的衣物也要穿起来了,尤其是在朝廷的羊毛作坊开设之后,西山屯因为成熟的工人和丰富的编织经验,已经开始向高端市场进军了。
极北之地的羊绒质量很好,用细针织出来的毛衣更加轻薄舒适,还保暖透气。有纺织经验的女工还往羊毛里面混了蚕丝线,做出来的织物更加顺滑,手感极佳。
王彩蝶有跟着母亲配制染料的经验,将一个品红色玩出了花,调配出了深深浅浅的红色,所以西山屯的粉色系列毛衣特别畅销,尤其是女人和女童款式,卖的相当火爆。
随着技术的成熟,毛衣的款式和花样也越来越多,还有巧手的女工,专门织出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布片,然后拼接到一起,像是水田衣一般。
古代的水田衣像是孩童或者出家人的百家衣一般,以穿着表示节俭与简朴,但撞色毛衣看起来颜色更加丰富,也更漂亮。
毛线的用途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比如毛线花、毛线玩偶、毛线织成的垫子……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因此,县城有商队专门和西山屯定下了契约,每个月都要运走一批货物,转卖到其他地区。
西山屯的羊毛织物在市场上出现的最早,编织技法也最好,如今又开始精益求精,怎么都不愁卖。
冬日的第一场雪来临之前,村里已经盖好了学堂,请了一位年轻的教书先生,还利用第二次分成银子,购买了镇上要求开荒的野地做公田。
公田不大,但是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
即便以后羊毛作坊开不下去,村里的老幼病残也有饭吃有衣穿,生病也有药可吃。
为此,村长请了舞狮队与戏班子,庆祝学堂开业,兼公田购置成功。
虽然西山屯并不是一家一族,但是有了羊毛作坊在,所有村人的利益都是一致的,是一个整体。
村里的老人特别高兴,尤其是像原本的王家一样血脉不丰,总觉得势单力薄的人家,有了公田,哪里还怕老无所依?
天气冷下来的时候,羊毛作坊针对本村人,放出了一批保暖织物,所需价钱只要羊毛衣的几分之一。
村里基本上家家都有在作坊上工的,做了几个月的活儿,手里的银钱攒了不少,家家都添置了新衣,日常隔个几日,也能吃得起肉,比以前的生活好过不少。
可惜彩蝶大管事一直不肯扩大作坊的规模,到现在为止,整个作坊没有超过一百五十人。
虽然没有请外村的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