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 汉代察举制度的弊端续下(第2/3 页)
清楚,袁绍才是他的主公,他能够当上河间国国相,也全都是因为立足于袁绍对他的欣赏而已。
因此,在卖官完成交易的过程当中,辛评特别规定,凡是买官的人,需要以半钱半粮的方式来完成这笔交易。
什么意思呢?
就是指,那些花钱买官的人,不止要花钱,还得用相当于辛评明码标价之后,想要买到的官职所需要的钱财的一半的等价粮食。
这就是半钱半粮,实际上,在汉代,官府在给官员和小吏们发放俸禄的时候,也全都是采取这样的半钱半粮的方式。
辛评提出的这个要求,也就是在冀州可信。
若是把他放在幽州任何的一个郡国之内担任国相或者郡太守,并提出来这个要求的话,那么,他卖出去的那些官职,都很难卖上高价位。
这是因为,虽然幽州境内的地方世家或者豪族土地兼并程度一点都不逊于冀州这边,即便占据着河北大平原这片沃土,但是,因为屡经战乱,而且,幽州除了涿郡之外,基本上都是北方苦寒之地等缘故,幽州境内的粮食产量,在东汉时期一直都不高。
在幽州各边境县屯住的军队所需要的军粮,基本上都是从冀州,或者更南方的中原地区运到幽州,来弥补幽州境内粮食不足的问题的。
又因为,那些买官的人都必须要将买官所需要的钱财和粮食都运抵河间国乐成县,而且,还得是内城,故此,即便在此次贼乱当中,乐成县的完成曾经被黑山贼贼兵和乱兵所占据,但是,内城之内,那些辛评用河间国几乎所有官位换来的钱财和粮食却都没有损失。
这就是袁绍最终选择辛评的根本原因所在。
辛评虽然彻底搅乱了河间国的局面,但是,他卖官所得来的那些钱财,却极大的缓解了幽州今年的粮食危机问题。
同时,辛评卖官贪来的那些钱财,最终也还不是落入到了袁绍自己的私库当中去了吗?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有三个人也都为辛评求了情。
这是三个人就是,刚刚在今年为袁绍立下大功的沮鹄,以及甄家两个兄弟,甄豫和甄俨。
沮鹄,甄豫和甄俨又为何要替一个做下如此伤害冀州的外乡人说情呢?
很简单,派系之争,以及,金珏给他们三个人早就已经布置下的任务。
前文提到过,在袁绍麾下的文武大臣当中,武将尚不可知,大多数基本上都是以袁绍个人的意愿为主,但是,文官们不仅因为各自地域的问题而分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