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第2/3 页)
一路走过去,丁浩不紧不慢的声音跟他们解说着村里的情况。唐建设和王长军偶尔会插问一两句。姜棉没参与他们的聊天,安安静静的打量着路两边的房屋。
沿路两边的房子大部分一看就是黄泥混稻草打的砖砌成的。姜棉对这熟悉,在她小的时候,也见过这种房子。黄泥砖房不像红砖房那样不怕水,所以建好之后外墙都要再抹一层灰。而红砖房则没有这个问题,外墙都是大大咧咧地裸着。
一座座的泥砖房中间偶尔出现一两座赤色的,明晃晃地像是炫耀。
不管是哪一种的砖墙,屋顶绝大部分都是盖瓦的,那种稻草覆顶的房子几乎没有。
这个生产队的整体生活水平看起来应该不会太差。
姜棉正在悄悄地做印象总结,丁浩适时地给出了解释:“铃木生产队以前有个制瓦的作坊,这个村子的家家户户也因此受惠,本村人盖房子用的瓦只收成本费,或者做工抵也成。你们看,这里家家户户的房顶都能铺上瓦。不过可惜,作坊几年前已经解散了。”
众人跟着丁浩走了好几分钟,然后离了村中的大路,向左拐,十几步路后,停在一座红砖大瓦房面前,房子的院墙只到成年人的胸口高。丁浩指着那个大大的院落:“这就是李队长的家。”
◎最新评论:
-完-
第11章 赠药
[ 这个位置,大概是村子的中央。
这个年代的农村,大多是聚族而居。
像铃木生产队,社员础]
这个位置,大概是村子的中央。
这个年代的农村,大多是聚族而居。
像铃木生产队,社员大部分都姓李。当然也并非全部,另外还有两个小点的宗族。不过都是同在一个村子里住了好多年的。
一般人家,都不会防备左邻右舍。
大白天,李队长家的院门开着,大门也开着,家里应该有人。
丁浩带头走在前面,进院门径自进去,一边走一边喊:“李队长,在家吗?”
丁浩刚喊完,就见李国强高大的身影从东边的厢房走出来,嘴巴还动个不停。显然刚刚才放下饭碗。
李国强在檐下用手巾擦了擦嘴,直接把人带进平时会客的堂屋。
“李队长,新来的吕同志和方同志住知青点。现在姜同志、唐同志和王同志的住处还需要你帮忙安排。” 丁浩也不多寒暄,直接说正事。
“知青点那住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