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1/2 页)
第182章
行了,胡说八道的时间结束了,你们是打算自己跪下,还是让我手下把你们按在地上?”
周围服务人员也全都笑着指点杨名:
“疯子,真是疯子,知道个人名就敢到处乱说。”
“根本就是个啥都不懂的土包子,还妄想到万华楼骗钱。”
“这年头,骗子一点儿职业道德都没有了,什么世道。”
随着众人的议论,杨名却继续开口:“时大彬,号少山,又称大彬,时斌,是龚春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紫砂大家。
他的作品特点是在泥料里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
听到杨名这念念有词,袁风华笑的更欢:“行了小子,还真有点儿东西,可你既然知道时大彬的风格,就更不应该将手中的垃圾说成是时大彬制!
那粗劣之物,又岂能出字他手?”
杨名却摇摇头:“我不是跟你说了,这壶只能算是半个时大彬的作品,所以价值百万。
毕竟时大彬的壶,如今传世的也不过十六七件,每一件都是千万级别的存在。
一代大家,人生也有坎坷,书中记载,时大彬早年间许多作品都是模仿供春壶,后来为了精益求精,开创自己的风格,有过一段在外漂泊求学的经历,在这过程中,返璞归真,去民间的各种作坊,看那时候的各类手艺人是如何制作器物的。
见到有人制壶,也会上前观瞧,这把壶,就是当时的时大彬用民间的材料,在旁边帮衬做出来的壶,也就是说,是他跟手艺人合作的作品。”
“你这不是扯淡么?红口白牙,编出这么一段故事,怎么让人信服?你说这些话,有啥依据?”袁风华颇为不屑的摆摆手。
杨名察觉到这东西的非凡之处,完全是因为看到了壶的本质,感受到了那种悲苦和孤独,不得志的无奈。
这一点自然不能作为证据,但是在仔细的观瞧之下,杨名也确实找到了这壶出自于时大彬之手的线索!
袁风华的不屑,杨名不以为然,顺手在旁边的摊位找来了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小心翼翼的铺在紫砂壶上,用笔轻轻地划动。
紫砂壶上面的文字分明已经非常模糊了,但是用笔这么轻轻地涂抹,上面的文字渐渐印在纸上,比在壶上看清晰不少。
“人嘛,总是要有好奇心的,不应该因为紫砂壶的料子差,做工差,就不去关心一下,这壶上雕刻的是什么,出自于谁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