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王之术知府上任贾琮下马威(第3/9 页)
出来。
而接下来,贾琮仍然觉得,蓟州城急缺人才。
光靠蓟州城,一时之间,怕是难以解决人才的缺口。
忽然之间,贾琮眉头一皱,不由计上心来。
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解决办法。
这几天功夫,贾琮重新又提起了笔,然后开始疯狂书写起来。
他用的是鹅毛笔,书写速度自然是快了许多。
而他的书写速度,本就比常人快,一双手几乎挥出残影来。
一天下来,竟是写了两万余字。
这让贾琮自己,都吃惊不已。
要知道,在后世,哪怕用电脑码字,他一天的最高纪录,也不过两万字而已。
接连书写了几日之后,贾琮便将书稿,连同一封书信,寄回了宁国府。
而就在此时,大夏朝堂之上,又展开了一个新的议题。
那就是如何支援蓟州城的问题。
如今大夏虽然收复了蓟州城,但是后续支援问题才是重点。
蓟州距离大夏,还是远了些,无论是兵力还是物资支援,都多有不便。
如今满清退军,蓟州城内守军达到六万之多,更何况梁城牛继宗还统兵十万镇守。
暂时倒是不用派遣大军前往支援,只是物资支援是必不可少的。
而接下来,保守派和主战派又开始打起了擂台。
他们双方的争端就是,朝廷要不要向蓟州派遣官员。
主战派立主不要,可以命贾琮暂代蓟州节度使,军政一把抓。
因为蓟州乃是战乱之地,军政出自同一人之手,可以更好的守护蓟州。
而保守派力主要向蓟州派遣官员,以免贾琮权利过大,最终形成尾大不甩之势。
并且他们还再三强调,这都是为贾琮好。
这一次,保守派空前团结。
这是因为,如今蓟州空缺出一洲的官员,这里面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又怎么可能放过这次大好机会呢?
而最终,永隆帝也同意了保守派的建议,决定向蓟州派遣官员。
作为皇帝,永隆帝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他再信任贾琮,也是有个限度的。
再则,贾琮如今只是武将,他怕是也没有能够治理一洲的能力。
因此,倒是由朝廷派遣官员过去更好。
而接下来,朝廷决定向蓟州城派遣知府一人,同知一人,通判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