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丢失的文件(第2/6 页)
少啊……”
“说嘛!说嘛……”
“那我这不是误人子弟了吗?我也不明白多少啊,给你讲,万一你理解错了,形成了错误的观念,这怎么办?到时候呀,你就是那个收红包的小坏蛋啦!所以啊,你要是去搞一种新的医疗器械,那你就不用收这种红包了,到时候是国家给你们发奖金的。”
“可是!过年,你们也给我红包的呀!谁收谁是坏蛋呗?还是给的是坏蛋啊?”
“这不一样!你可以去问问你们的历史老师,看他会不会告诉你,这个跟风气和个人的……啊……以及诸多的因素有关。”
崔璨想了一会,眼睛一亮,“我有办法!”
陈娇怕是馊主意,忙询问是什么办法。
崔璨回答道:“家长会的时候,我就去问他们家长,肯定能搞得更明白的,然后我再拿着问来的结果,去问我们的老师,我看他们说得一不一样,这样我不就知道具体的了。”
“还行嘛你,脑子越来越会拐弯了,你哥哥他的脑袋比较直,想东西总是向着一个固定的方向,要么是没有任何的方向在原地打转,要么就是一棍子捅破天,除非牵着他,不然很难转弯的。”
崔璨点头表示同意。
过了几天,崔旺的另一篇文章发表了,他在发表之前询问了一些昆虫生物学家,那些已经是一群老头子了,主要是讨论了虫子的繁殖和生长时长,以及地下城众多民众吃饭的问题。
崔旺在文章中的观点,是在他所提到的人造地质空腔区内,有限而广阔的圈泡内,养殖能够用来食用的昆虫幼虫,保留足够的成虫,就有足够的幼虫吃,一些经过工厂的加工,或者被商家订购。
如此一来,到了常规粮食吃到告急的时候,人们就不至于一直将来要上市的蚯蚓干了。
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对昆虫的或定量或超量的人工培育繁殖感到十分兴奋,因为这很有挑战性,老头子们拿出几本书几张纸,带上老花镜,翻看着厚厚的昆虫图鉴,开始寻找目标。
他在文章中建议,在每一座地下城的附近都建造一块“蛋白质蠕动区”,需要搞一个简易、稳定、持久的昆虫生态圈,经过前期几年的实验过后,可以建造养殖区,这当然需要新的设备和机器,还有不可或缺的养殖技术,人才的培养又多了一个新的方向,还有就是严格又多变的生态系统管理,这就需要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他提出,届时让其他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结果理想,甚至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