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暴富的江夏(第2/3 页)
历前后三次的补充,也达到了三千人的规模,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军卫士。除了孔邡所率亲卫,以及齐毦所率的独属于刘启自己的部曲之外,新编入的俘虏有两千人。
而江夏水军在经历曹操前后两次的增兵之后,现在也达到了七千人的规模。
之前押运粮秣军资而来的那两千兵力并没有回去复命,而是就地归了刘启。
前后两次大战,江夏的兵力暴增了足足三倍。
到了这一步,刘启算是真正意义上有了掌控江夏的实力。
而他的名声也渐渐在荆州的土地上传扬了开来。
只是这一次不再是占据念古洲那个最大的水贼刘启,而是江夏太守虎将刘启。
别人的虎将是形容词,他是真虎将。
但是兵多了之后,很多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好在刘启现在还有拄着拐杖的司马徽,在他分兵之后,司马徽就第一时间给了他一份名单。
三大营将士的基层将领,几乎都被司马徽安排了刘启的故旧部属。
司马徽把这一件事,看得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虽然他是荆襄士人中的翘楚,善讲道理的文化人,但他所信奉的也依旧是刀枪里出真理。
历次两战之后,江夏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刘启大刀阔斧的开始对土地动手了,以屯田之名,他连赋税也捎带手给改了。
现在天下的赋税制度很驳杂,甚至各州都有各州的办法,北方大地现在都是以曹操之后制定的户调征收制度为依据,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两匹,绵二斤。
相比于以前的赋税方式,老百姓的压力确实是减轻不少,但依旧沉重。
可对于那些豪门大族而言,这样的征收方式只是他们手指头缝里稍微一漏就能解决的事。
刘启可不想放过这些人,他下令直接按人头算。
把摊丁入亩换了个壳子,套在了这些豪门大户的身上,寻常百姓一家九、十口人已臻极限。
刘启稍微宽泛了一点,户口数以十二人为基础单位,超出的人口则需要重新折算户调。
也就是你家一百二十口人,那就按十户人算。
为了有序推进这件事情,让江夏尽快的稳定下来,恢复民生,刘启直接动用了郡兵,挨家挨户重点点名那些豪门大户,隐匿人口的直接查办,强行征收。
但是为了不让曹操挑他的刺,刘启也用了不小的心思,把屯田的名义用到了极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