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南宋亡国(第7/8 页)
城内百姓的同意,决定投降。
吕文焕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按照之前蒙古军的做法,开城投降之后,将士和百姓都会遭到屠杀。虽然吕文焕自己不愿苟活于世,但他还是想靠着自己和刘整的关系,保全麾下的将士和城内百姓的性命。
但是,吕文焕没有想到,忽必烈不但没有杀他们,还对他和他的几个部下以礼相待。
“你们可谓智勇双全,希望几位以后能够辅佐朕。”
忽必烈不仅没有将他们治罪,还任吕文焕为襄阳大都督,统领汉水方面军。其他人都被编入忽必烈直属的侍卫亲军中了。
原本已经做好受辱和被杀的心理准备的吕文焕受到如此礼遇,非常感动。
跟南宋朝廷的冷淡比起来,忽必烈的做法让他们更感动。他对敌人的能力和战绩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在樊城的攻防战中,吕文焕的哥哥一时任南宋朝廷要职的吕文德也已经去世,吕文焕对南宋的情感越来越淡薄。
宋已经明显放弃了樊城。为了这么一个冷淡的朝廷,樊城守将范天顺和牛富、舍命前来支援的张顺和张贵以及很多将士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吕文焕的投降迅速改变了战局。他的军事才华自不必说,他的投降给南宋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在南宋,他被视为军神。而这个军神现在投靠了蒙古,成为蒙古的先锋,转而攻打南宋。南宋军知道他对南宋的军队了如指掌,忽必烈得到他的援助,可谓如虎添翼。很多南宋军因此不战而降。
一二七四年,忽必烈决定对南宋发起全面进攻,宣诏如下:
“爰自太祖皇帝以来,与宋使介交通。宪宗之世,朕以藩职奉命南伐,彼贾似道复遣宋京诣我,请罢兵息民。朕即位之后,追忆是言,命郝经等奉书往聘,盖为生灵计也。而乃执之,以致师出连年,死伤相藉,系累相属,皆彼宋自祸其民也。襄阳既降之后,冀宋悔祸,或起令图,而乃执迷,罔有悛心,所以问罪之师,有不能已者。今遣汝等,水陆并进,布告遐迩,使咸知之。无辜之民,初无预焉,将士毋得妄加杀掠。有去逆效顺,别立奇功者,验等第迁赏。其或固拒不从及逆敌者,俘戮何疑。”
史天泽和伯颜任右翼军总将,阿术、阿里海牙和吕文焕任副将。
右翼军以孛鲁欢为总将,阿剌罕、刘整、塔出和董文炳任其麾下将领,负责对江南作战。总兵力达二十八万。
在吕文焕的引导下,蒙古军发起了进攻。首先,位于长江中游的最大据点鄂州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