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章(第2/3 页)
假如其中有更晚入狱的,那么他就有机会得知外面的新情况。
换句话说,张得月完全有可能得知阿杰的死讯,从而编织出一个看似圆满的谎言!
想通这个关节,张毅立即调出了在押人员的名单。
每一个有机会与张得月接触的人,他都做了详尽的调查。
终于,他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科尔吉特。
科尔吉特照片
听名字就知道,这名犯人是个蒙古族人。
在他的背景资料里显示,他不仅与死去的阿杰认识,跟张得月也曾经有过交集。
更重要的是,他是在2008年4月才被羁押入狱的。
这一系列信息都指向一点:这个人,有可能把阿杰的死讯透露给了张得月!
张毅立即对科尔吉特进行了问询。
不出所料,科尔吉特的确在放风时,把阿杰的死告诉了张得月!
得到了这份供词,张毅极为振奋。
这几乎可以证明,张得月是有意将杀人罪行,嫁祸给了死去的阿杰!
阿杰的凶手嫌疑也被排除了。
张毅对自己的推断,更有底气了。
从接手案件以来,张毅一直都对张得月抱有严重的怀疑。
只可惜,没有证据。
如果非要说出一个怀疑的依据,那就只有一条——犯罪心理。
一般而言,罪犯在实施犯罪时,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轨迹。
一开始,罪行相对轻微,之后会逐渐加剧,最终才酿成大祸。
然而,张毅在翻看张得月的案底时,总觉得这个人的犯罪轨迹不连贯。
第一起案件,在2005年10月,是一桩诈骗案。
第二起案件,就是2007年3月,绑架杀人碎尸案。
从诈骗,直接到杀人碎尸,毁尸灭迹;进入警局之后,还能从容地与警察周旋。
这样的心理成长,太过迅速,太过跳跃了。
张毅总觉得,这不符合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规律,中间似乎缺少了什么环节。
于是,他就有了那个大胆的猜想。
2006年11月,杀害杨艳、藏尸。
这起案件的发生时间,刚好在那两起案件之间。
犯罪行为比诈骗案更严重,但手法还没有碎尸案那么残忍。
如果把这块「拼图」放到张得月的犯罪轨迹中,仿佛一切就都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