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南京城下沉重抉择(第2/3 页)
头:“小傻瓜,下次不要这样了,你要做的首先是保护好你自己,这样才能让我安心。”
时艳乖巧的点点头,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准备出发。
胡月早已在外面等候,队伍也迅速集结完毕,刘军简单说明了情况,全员即刻启程,目标南京。
南京1937年12月12日,南京城,
南京,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古都,在那个阴郁的冬日,笼罩在一片前所未有的悲壮氛围之中。
日军的步步紧逼,让这座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生智将军于总指挥部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与会者皆是神色凝重,深知此会议将决定南京乃至整个战局的走向。
会议室内,烛光摇曳,映照在唐生智坚毅而复杂的面容上。
他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决绝与无奈:“诸位,时至今日,局势已至绝境。
敌强我弱,若再固守,恐全军覆没,无益于大局。
我们必须从长远计议,为保存实力考虑撤退。”
这番话,与他此前“与南京共存亡”的慷慨陈词截然不同,让在场的将领们震惊之余,
更多的是难以置信和内心的挣扎。
首先发言的是罗卓英将军,他以坚定的语气说道:
“撤退?此刻撤退,无异于将南京拱手让人,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巨大打击。
我们应坚守到底,以激励全国民众的抗日决心。”
宋希濂将军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我军虽处劣势,但南京乃首都,其象征意义重大。
一旦撤离,必将严重挫伤民心士气,影响深远。我主张,至少应做最后的殊死抵抗。”
孙元良将军的声音略带颤抖,但立场同样明确:
“撤退虽非上策,但若能保存一部分精锐,待来日再战,或可扭转战局。
只是,此举需谨慎筹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牺牲。”
紧接着刘兴将军站了出来,声音颤抖中带着几分激动:“撤退?!岂不是将南京拱手让人?
我等身为军人,应誓死守土,何言撤退?”他的反对直指人心,
代表了在场许多将领的内心想法,一时之间,会议室内的气氛更为紧张。
此言一出,会场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后则是波澜起伏的反对声浪。
这些声音,各抒己见,表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