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志存高远1(第5/7 页)
40)授翰林院检
讨,自从七品以后,开始了他为期十二年
的京宦生涯。本来,凭他的学识和才能,完全可以在学问上专
心进取,成为著名的学术大师;但是为适应他那“匡时救世”
的人生哲学的需要,他没有更进一步向这条与世隔绝、不问政
治的道路上走下去,也终究不能成为一个十足的学问家,而在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暴席卷东南各省之际,应命出山。在太平
天国起义之初,曾国藩对事态的发展估计不足,因而他在咸丰
二年(1852)丁母忧在籍守制之时,清廷令他帮同湖南巡抚张
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事务,但他当时不打算应命,当即草疏恳请
在家守制,具呈亮基代奏。誊就未发,接张亮基函,告知太平
军势如破竹,挺进东南各地,武汉失守,人心惶惶,恳请曾国藩
迅速来省城共商大计;好友郭嵩焘亦亲至湘乡力劝为保桑梓,
不必死抱守制成法,应命出山而治事。于是,曾国藩毁弃前
疏,于咸丰三年(1853)初毅然出山。按照中国传统习俗,父
母逝世,儿子在外做官必回籍守制一年或数年以尽孝心。然
而,为什么曾国藩最终还是应命出山,加入
与农民起义为敌的
行列呢?这在曾国藩给清廷的奏折中说得很明白:
今回籍未满四月,遽弃庭闱,出而莅事,不特臣心万分不
忍,即臣父亦慈爱难离。而以武昌警急,宵旰忧劳之时,又不
敢不出而分任其责。
言下之意是,守制之事,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确是很重
要;但国家危难在即,我虽在守丧之时,但为国家利益、为
“匡时救世”担当应负之责,即使暂时背不孝之名也值得。从
此以后,曾国藩虽历尽千辛万苦,碰到的困难不计其数,终因
受救世人生哲学的驱使,忍辱负重,不敢懈怠,为清廷尽心竭
力。即使是生命攸关的时刻,也在所不辞。如咸丰四年
(1854)兵败靖港,忧愤投水欲自尽,被章寿麟等救起,随后
反复掂量,终于鼓足勇气继续与太平军作战。每次遇到危急时
刻,他都“咬牙”坚持,直至把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