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章(第2/3 页)
可是工作机会和发展都比自己好,简直不公平,可是他忘了,一旦你进入了社会,大家就是各显其能,你过去成绩好只是一个点,人家可能家世好,人脉好,见识高,资源多,办事精干、情商高,运气好……这个游戏的玩法已经变了,这已经是系统性的竞争,你还一直执着于某个点的强弱,视野明显狭窄了。如果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心态以及整体的进步,其实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的。
3、长远
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事物的发展曲线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平台期(量变)——飞跃期(质变)交替(相信很多人已经在知乎上看到过类似的解释),你只有熬过了平台期,才能迎来飞跃期。所以,无论你做什么事,保持长远的眼光和耐心都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内(平台期)只有投入而看不到明显回报的心理准备,这有风险,但你不冒这个风险,也就会错过飞跃期的大收获。
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短期内的能力,却往往低估自己长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通俗点说,就是学会放长线钓大鱼,零存整取。
这里引用一下我的另一个回答,关于这些年我自己认知的一个变化:保持耐心。
就是把眼前的事情放到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去考虑,比如一年、三年、十年,甚至更长。
不再纠结于眼前事情的成败,而是会去思考:这件事从十年时间这个尺度上,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我发现这种耐心带来了不少的好处,有我料想到的,也有之前没有料到的。
比如平静,眼前的成败并不具有决定意义,所以即使败了或者效果不如预期,也不会打击过大。
比如勇气,既然如此,那么自然就敢于尝试一些过去不敢尝试的事情。
比如灵活性,这条路不通,换条路就好了,不行再换条路,反正不着急。
比如信心,一年不行,三年好了,不行十年,我还不信了。
与耐心配套的,是两个概念。
一个是完成度,即百分之多少,比如某一件事,通过努力还是失败了,但是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能力,这时候,虽然事情是失败了,但是离做成这件事的完成度提高了。比如从百分之三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
第二个是生命的生长(以及版本的迭代)——也就是说,不把一件事看做无生命的机器,而是可以不断成长、不断生长的生命。它可以从成功中也可以从失败中汲取能量,来推动自身的进化。产生一种1。0—2。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