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5 页)
,一身靛蓝的长袍整齐服帖,全然没有久病的衰弱,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了眼,看见是李稚时,手中的笔停了下来,“你怎么来了?”
李稚对着他行礼,“学生见过老师。”
贺陵抬手用笔尖在墨砚中蘸了蘸,“进来吧。”
李稚这才走进去,“老师,我听闻您病了,过来看看您。”
贺陵继续写着大字,笔力刚劲,折钩撇捺,一点没有拖泥带水,“这有什么好看的?年纪大了,身体总有些不爽快,真计较起来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毛病,旁人闹闹哄哄,你也跟着大惊小怪,怪道谢中书说你这性子还要磨砺两年。”他的声音不冷不淡,但能听得出来比平时沙哑两分。
李稚一看清贺陵的脸色,他原本提着的心顿时放下去不少。
贺陵问道:“早膳用过了吗?”
“这……还没有。”
贺陵抬眼示意老仆拿点吃食过来,老仆会意后退下去了。
正好字写完了没墨了,贺陵看起来还想要继续写,李稚见状伸手去帮他磨墨,却被贺陵制止了,“别动,放着,不是你干的活儿。”
李稚收回了手,贺陵自己磨了墨,把剩下的几个字写完了。这是一篇旧汉古赋的节选,没有名传,或许是前朝哪个失意的文人写的,贺陵自从年纪大了以后,很少写新的文章了,倒是很喜欢在故纸堆中淘些没名没姓的文章,闲暇时编了一本《沧海录》,又将点评汇总成了一本《遗珠录》,老人家这一辈子都在和文章打交道,病中翻一翻那些年轻人写的好文章,便觉得神清气爽。
贺陵尤其喜欢眼前的这篇文章,将它列为《沧海录》的第一篇,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道尽了那一代文人的平生。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难免变得老旧,唯有好的文字历久弥新,他摊着纸晾墨,抬头看向对面的李稚,“这两日谢中书不在朝中,你更要好好为谢府当差,切忌有松懈之心,我这里没什么好操心的,你用完早膳就回去吧。”
李稚看着贺陵,忽然轻喊了一声,“老师。”
贺陵重新看他一眼,察觉到了不寻常,停下来道:“你遇到什么事了吗?”
李稚立刻摇头,“没有,我只是想说,老师您多保重身体,累了歇息会儿,您想要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帮您做。”
“我也做不了多少了,能多做些就只多做些,迟早是要全交给你们的。”他让李稚走到自己身旁来,纸上的墨痕已经干透了,他将东西卷收起来,然后回身从书柜中取出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