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是非对错,自有定论(第2/4 页)
齐下,我还不信了,教育上不来!”
办法,祁同伟说的很清楚了。
软硬兼施。
识相的居民,给奖励。
不识相的,上手段。
会议开到这。
原本还想说两句的村支书,都选择了闭嘴!
祁同伟立场坚定。
信仰不动摇。
再讨价还价,估计真的走人了。
“还有没有问题了?”
全场沉默。
“说话,有没有问题?”
祁同伟又一次问道。
“没问题。”
“没问题。”
“……”
支书们只能硬着头皮表态。
祁同伟点点头。
“好,大家都没问题,那就立个军令状!”
“无论哪个村,只要能完成指标,对应的村支书,都会有1000元奖励。”
“真金白银,绝不是空头支票。”
“完成不了指标的,自己走人,或者,我来摘乌纱帽!”
该说的都说了。
侯亮平给每个村支书,都拿出了一份军令状!
让他们签字!
军令状上,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赏罚分明。
是拿钱?还是摘乌纱帽?
支书们自己心里有一份算盘。
这也是无奈之举。
祁同伟太了解这里的人了,不给他们上强度,他们就清明烧报纸,糊弄鬼。
军令状一签,谁再敢糊弄试试看。
会议结束。
每个村支书,都带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离开。
祁同伟靠在椅子上,深吸了一口气。
十分疲惫。
“祁书记,你真的要把经济和教育挂钩?”趁没人,李达康走了过来,小声问道。
“你有意见?”祁同伟轻轻瞥了他一眼。
就这一眼,让李达康心里发毛。
思考片刻,小声道:“祁书记,别忘了我们来陕甘的目的。”
“什么目的?”
“经济啊!”李达康又道:“我还记得你五月份过来开会时说过,咱们来延远县,只办三件事,经济,经济,还是经济。”
“然后呢。”
“如今把经济和教育挂钩,我觉得有点不妥。”李达康嘬了嘬牙花子,“目前来说,咱们延远县投资已然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