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山雨欲来的无限悲凉(第1/11 页)
武则天由长安回到洛阳之后,整个朝廷的权力集团被分裂成为两大派系。一派攀附“二张”兄弟,是拥张派;另外一派反对“二张”兄弟,姑且称之为倒张派。
两派为了各自的利益,始终处于水火不容的状态。魏元忠一案让两派的争斗更加明朗,很多人跳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生怕慢一步就跟不上队。
弄清楚这两派的人员构成,基本上也就可以梳理出神龙政变的前因后果。长安三年(703)九月的这场斗争,以魏元忠遭到左迁而告一段落。“二张”的计划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魏元忠没有被杀,这让他们内心不安。可是圣旨已下,暂时也只能如此。他们继而又想,诚如魏元忠自己所说,他到了世界的边缘,瘴疠之地,年纪已大,已没有再回到京都之地的可能。
让“二张”内心暗自窃喜的是,在紧要关头背叛他们的张说,也被流放到了岭南,那里的条件更加恶劣。最大的敌人以及背叛自己的人都被驱逐到遥远的边境,朝堂上还有谁敢与他们作对?
这场斗争同时至少向朝臣们传递了两种可能性。
一是武、李并贵政策的失败。武则天提出这个政策的本来意图,是考虑到李显、李旦等与诸武在自己死后会走向决裂,从而引发政治动荡。而在她还活着的时候,武、李斗争已趋向白热化。
二是“二张”威权的动摇。想当初“二张”“权宠日盛,倾朝附之”,李重润、武延基等皇室成员,因私下议论而遭到武则天诛杀。但是现在,“二张”已没有先前的威风。
武派士族曾经想要依靠“二张”窃取皇权,现在他们见“二张”一天天地贬值,也只有另辟新径。
魏元忠的远贬,似乎是李派的失败,但武、张费尽心机,也不能将他杀死,也无法动摇李显的储君之位。魏元忠的下狱更是激起权力集团内部的轩然大波,长安城中街谈巷议,无不以此为题。无论朝野,都有人出面营救他。在朝者,如宋璟、张廷珪、刘子玄、桓彦范等人。在野者,如苏安恒等人。这难免会让人想起光宅元年朝士们营救裴炎的运动。但那一次没有成功,裴炎仍然被杀。而这一次,基本上是成功的。两下形势对比,光宅元年,武则天下定决心临朝称制。两年以后,她悍然推行了恐怖政策。而现在,且不说武则天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已不再有施行恐怖政治的精力,更为重要的是,武周朝的内部环境,已经不容她再那样做。勉强施行恐怖政治,只能促使李派士族提前实现政变。
当恐怖政治恣肆横行之际,宋璟、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