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第4/5 页)
只是就算他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圣人已经不是他年少时那位英明果决的明君了……
为何连见他一面也不愿意呢?
恍惚中,王忠嗣仿佛回到了他的少年时。
他九岁失了父亲,就被接到了宫中抚养,那时候他时常与诸位皇子一起玩闹,皇子唤李隆基“阿爷”,年幼的王忠嗣也跟着喊“阿爷”,高大英明的帝王笑着看了他一眼,摸了摸他的头,笑着应了一声。
后来他年少参军,跟随萧嵩征战四方,圣人担心他会为父报仇而鲁莽不顾自己性命,特意下诏命令不可任他为先锋。开元二十一年,他自感深受皇恩无以为报,私自带数百精兵偷袭了吐蕃赞普,斩敌数千,被朝野上下称赞为小霍去病。
再后来呢?
他违抗了圣旨,认为用数万将士的性命去填石堡城对大唐无利,大概圣人就是那时候与他生了间隙吧。
可就算再重来一次,王忠嗣扪心自问,他也依然不愿意用数万大唐将士的性命去换他的太平富贵,他依然会抗旨不尊。
天色渐渐亮了,王忠嗣被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吵醒。
吉温狰狞对他笑着,他身后跟着一群酷吏,各个手持刑具,不怀好意的盯着王忠嗣。
“将王忠嗣捆上,咱们给他松松筋骨。”吉温手中握着一条黑黝黝的牛皮大鞭。
王忠嗣终于从纷扰的回忆中清醒了过来。
那道穿着帝王吉服的高大身影,在他眼前片片碎裂开,化为了光尘,彻底消失不见。
“阿爷……”王忠嗣低低念了一句,随后又意识到那已经不是他的阿爷了。
鞭子落在身上,王忠嗣痛苦闷哼着。
圣人老了,大唐怎么办呢?将来太子能撑的起来大唐吗?
可他从小与李亨一同长大,他清楚李亨的能力,李亨资
质平平,担不起大唐江山啊。
“阿爷……”王忠嗣又沙哑唤了一声。
他脑中浮现的人影是他的亲生父亲,开元二年为抵御吐蕃入侵战死于阵中的丰安军使王海宾。
他出生不久丧母,由父亲一手养大,他年幼时,父亲时常揽着他告诉他日后要投军,当大将军。那时候他还叫做王训,他父亲指着大唐地图告诉他,这是王家祖祖辈辈的家,要守好大唐天下,守好他的家。
王训没忘,王忠嗣没忘。
可现在明君不再贤明,大唐未来该怎么办呢?
李长安焦急站在花萼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