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3/5 页)
沈明洲得意的哼哼两声,“是智能眼镜。梅列诺夫先生回到俄罗斯之前,在美国谷歌从事智能眼镜研发,但是项目暂停之后,他就回到了俄罗斯,打算坚持智能眼镜方向,改善现在的智能设备使用体验。”
即使有了全息手机,他们同样离不开手机这样的媒介。
妄图实现未来科技中描述的“随时随地处理信息”,永远离不开介质投射和穿戴式设备。
智能眼镜是能够成功的失败产物。
沈明洲放下草图,说道:“我和梅列诺夫先生讨论了许多关于人工智能网络神经的问题,发现这个东西的潜力不止是一块屏幕。”
他抬手点了点旁边的线路设计图,说道:“梅列诺夫的实验团队在研究仿生智能神经处理信息的方式,想在眼镜里植入芯片,达到接触式识别信息和分辨信息的效果。”
邵炼研究了许久的人工智能,自然清楚沈明洲想做什么。
他一把抓住捣乱的猫,诧异的问道:“你想做助盲眼镜?”
“不止是助盲,它也许能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眼镜。”
盲人、高度近视、老花症患者、正常视力者都能利用仿生智能神经处理信息方式,获得一款眼镜能够带来的最大协助。
沈明洲的想法,源于伏光耀。
在中国能够准点下班的研究团队,在俄罗斯自然要按照工程师们的需求。
加班是必然的,所有人都想早点结束工作,也会更加卖力的传授知识。
伏光耀有严重的老花。
手机消息他都是在全息手机上看,平时查看报告文献,也会借助手机的投影。
但是在俄罗斯,他最多只能打印成册,戴着老花镜慢慢研究。
梅列诺夫跟沈明洲学习万物,沈明洲跟梅列诺夫学习仿生智能神经。
当他利用所有闲散时间,将量子忆阻器芯片设计得跟眼镜架支点一样细小的时候,国内忽然传来了新消息。
美国即将举办国际科学论坛,邀请全世界研究者共聚一堂,探讨未来研究的风向。
国际科学协会发布的邀请名单里,汇聚了全世界三百余位著名科学家、院士、研究者,一直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而著名的科研探讨盛会。
伏光耀手上就收到了这样一份庄严隆重的邀请函。
沈明洲也有一份。
像这样的顶尖论坛,发出邀请等同于世界对嘉宾们做出贡献的认可。
伏光耀皱着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