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4/6 页)
正和校方谈着呢。
学校会议室已经为了一份突然的赞助合同,讨论得热火朝天。
杜校长戴着眼镜,眼神微眯的翻着纸页内容。
高科的代表人说道:“早上我们已经请人做好了除渣清理,第一批设备已经请专业人士运送到了实验室,哪怕贵校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赞助,这些设备也会留在这儿。您不用有什么担忧,这是邵先生的一片心意。”
杜校长心里又惊又喜,邵炼的名字他听过。
天才少年,国际精英,什么销声匿迹十年天才陨落传说,放在他们老一辈眼里,显然是隐姓埋名,为国尽忠去了。
没想到十年后,会突然听到邵炼的名字,还在学校出事第一时间,赶来雪中送炭。
然而,他百思不得其解,实在不懂为什么这位邵先生,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校长摘下眼镜,困惑问道:“可是,我能问问为什么吗?”
“杜校长,邵先生与贵校也是有过师生缘分,所以才会特地帮忙。”代表态度温和,传达着邵炼的意思,“邵先生一直表示,饮水思源、教育是国家根本,澄明中学作为市级优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他始终想找机会感谢学校,所以,听说昨晚的事情之后,他叫我们连夜做了这份合同,特别叮嘱,绝不能耽误学生们的实验进度。”
学校职工不少是从外校调来的。
大部分人听过神童邵炼的名字,却不知道澄明中学竟然跟这位曾经名声大噪的天才有关系。
有人不禁问道身边楚立辉,“楚主任,邵炼居然在我们这儿读过书?”
楚立辉见高科代表和校长聊起往事,一副追忆邵天才读书年代的模样,实在是无法理解。
他只好悄悄解释说:“邵炼高考的时候来挂了个名,算在澄明中学的学籍里。人没来读过一天,但是市里还给学校拉了横幅说预祝邵炼取得好成绩,澄明日报刊发头版头条。”
有人一科普,在座的人听高科代表跟校长聊天都觉得暗藏深意了。
十几年前名声响彻全国的天才,来挂个学籍考试都能上头版头条,现在天才来主动示好,哪怕已经这么多年了呢,学校也想跟精英搞好关系。
说不准,就跟未来的著名科学家、院士有了交情。
杜校长乐得眼角起了深沟,他说:“设备倒是次要的,我们主要想请邵先生来学校做一场讲座,让学校的学生向他学习,如何做一位优秀的人,报效祖国……”
他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