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改革一条鞭法(第3/4 页)
“一条鞭法以银为本,折银征收,虽不是全部折银征收,但对于百姓来说,方便是方便,可要说不方便,也确实是不方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翊钧听出了严清话里有话,“严尚书,有话但讲无妨。”
“回禀陛下,臣是云南后卫人,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土地贫瘠,不像江南的鱼米之乡。有的百姓,一生之中都不曾用过白银,绝对大多数百姓,生活中用的都是铜钱。”
“折银征收赋税,有的百姓需要先去兑换白银,而后才能上交朝廷。可拥有白银的都是大户人家,他们难免不会趁机欺压。”
“以臣愚见,一条鞭法应当继续推行,但也应因地制宜,普通百姓极少用到白银,朝廷征收时,非必要的情况,应当允许百姓以粮食缴纳。”
刑部尚书严清,他不是张居正的人,他也不攀附张居正,所以有些话,朱翊钧问了,他就敢说。
朱翊钧听了严清的话,频频点头,“严尚书所言,有理,大有道理,朕听之,如晨钟暮鼓。”
“一条鞭法,虽然也征收实物,但终究还是以银为本。就像刚刚严尚书所说,普通百姓极少用到白银,缴纳白银时,还需要另外向大户人家兑换。”
“兑换过程中,大户人家会不会趁机为难普通百姓?我们不能赌所有的人都是好人。”
“朝廷之所以推行一条鞭法,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常言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然发现了问题,那我们就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发现问题的人。”
“一条鞭法,继续推行,百姓以实物和白银充交赋税,实物只收粮食和丝绢。”
“其他原本应当上交的实物税,一律折成粮食或是白银上交。”
“至于百姓应当服的徭役以及其他的差役、杂役,可以用粮食充抵,可以用白银充抵,也可以去服役,不做强迫。”
“广西、云南、贵州,此三省相对贫瘠,实行一条鞭法时,要格外关注百姓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大明朝的税收制度,真的是又乱又差,朱翊钧在立足未稳之前,还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是依托于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补。
至于其他的什么商税啦,矿税啦,等等,还得慢慢来。
对于一条鞭法的改革,朝堂上也很快就通过了,因为这事对他们威胁不大。
这些官员真正在意的是考成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