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杜文成的开罗会议(四)(第2/4 页)
的没落也终将成为必然。
米国人不愿意和杜文成对抗,英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又不足以制衡杜文成,难道只能放下脸面承认缅甸独立?可然后呢?是不是也要承认印度独立?怪只怪德国人发动的这场战争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让本来就步履蹒跚的大英帝国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这次的开罗会议本来是为了制定盟军在东南亚和中国战场上的对策,可因为有了杜文成这个变局,这些反而成为了次要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战后的利益分配以及制定核门槛的政策上,若非如此英国也不会厚着脸皮也要贴上来。
核弹的威慑力量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一个国家在战后的世界地位如何,主要看他是不是能够跨入核俱乐部这个门槛。拥有了核武器也就拥有了保全自己国家的终极力量,政治、经济等因素只是保障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而军事力量才是保障一国安全的根本。
更何况研制核弹的好处不止这些,核能的利用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所有这些都让英国人不能等闲视之。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还要等到和杜文成见面时就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才能做最后的结论。”丘吉尔哼了一声说道。
罗斯福忍不住又刺激了丘吉尔一句,“问题是杜文成是否同意和你见面,如果你们不能达成协议,我不能保证英国会加入核俱乐部。”
丘吉尔猛地一回头,两眼盯着罗斯福说:“英国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米国政府已准备和杜文成就核利用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所以,这样的话你最好去对杜文成说。”罗斯福对丘吉尔的无礼只当作没看见,甚至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不冷不热地回敬了一句。
丘吉尔颓然地低下头,心里明白这样的话在二战前说或许有用,现在……现在的关键已经不是英国允不允许,而是人家允不允许的问题了。
也许自己是大英帝国众多首相中最倒霉的首相,虽然自己费尽了心机为大英帝国保留了最后一点尊严,可国内对自己的这届战时内阁多有诟病,战后能否继续由自己组阁尚且还是个未知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希望不是很大。自己领导了英国在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却在后面处心积虑地想要取代自己,这个世界上果然没有公平这两个字存在。
历史上的英国在德国投降后就解散了战时内阁,丘吉尔满心以为凭借着自己在战争中的功劳一定能在大选中胜出,不想带领英国走向二战胜利的丘吉尔却被无情地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