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密林,瘸狗(第4/7 页)
县的密林很大,据说绵延三十里,连着刘洪柱的老家刘村等多个村子的坟山。
革命年代,这些树林是连成一片的天然密林,那是真密不透风,没少为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和游击队提供庇护。
但是,灾荒吃不饱的年代,密林全部开垦成了土地,养活了一代人。
后来,大家都能吃饱了,J县经济也起飞了,与此同时家具厂,木板厂,一次性筷子厂等工厂多了。
然后,就需要用到大量的树。
从此,树变得值钱了。
除了一些肥田和耕地红线,这种距离村落较远,坡度较高,且灌溉和耕种难度较高的土地,都种上了树。
沙树等用途很广泛的树,早期农村很多人种,还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不少人卖了祖传的树,发了一笔横财,让许多人跟风种树。
虽然,种的人多了,收益被打下来了,从以前一根树几百块,被打成了骨折价。
但是,依旧是一笔随时可以提取的小收入,不少人依旧选择把不种的地,种上树。
所以,这里密林,并不是那种原始森林一样,密不透风。
一路上依稀可以看见一些田埂,甚至是以前的碎石子主干道,只不过全部被半人高的野草覆盖了,几乎很难发现。
山猫车在这种环境下,表示毫无压力,一路穿行。偶尔掉进坑里,也能迅速拉起来。
三轮车和电动摩托车倒是也能勉强跟上,除了颠簸和小事故,总比两条腿来得强,还能帮忙拖一些粮食物资,也算不小的助力了。
然而,不少的三轮车和电动摩托车,都是从粮食基地出发的,折腾了好几天,一路上没有充电的地方,陆续开始歇菜了。
最终,还是两条腿比较可靠。
更让难民无法接受的是,密林中时不时就有变异野兽窥探,它们巨大的体型,让人群感到有些发毛,让人感觉不舒服。
毕竟,没有人喜欢被比小汽车还大的动物,在不远处盯着。
那感觉就彷佛像野兽一个扑腾,就可能冲过来,将人叼走。
对于这些带着明显家禽和牲畜特征的变异野兽,鄂一师没有动。
大家默契的没有提野味两个字。
现在的情况,也许在对方眼里,人群才是野味!
张戈下达了命令: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
简单的说,就是它们不动手就算了,别招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