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第1/4 页)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西游》一书,乃是邱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壹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着,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着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贰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禅宗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禅宗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家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学者需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