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章 合一(第5/6 页)
别人别人秘方罚千两银钱,这种契约发生纠纷,官府会怎么管。
“公子,我听镇亭说,这样就可以了,会被徒刑是真的吗?”
许老太和许田芯纳闷过,在这里,怎么会民事纠纷刑事化,所以有些含糊。
有个罪名叫“违契不偿”,百日不偿还,还没有财产可执行,确实会被徒刑一年。
霍允谦只随口应了一声。
他有些分神,在用指尖挑起一丝肉松尝了尝,闻了闻,心想:这个能成为单兵口粮。
他又看眼这里简陋的十个生产作坊,只卖给互市卖给酒楼大材小用了。
霍允谦更加来了兴致:“还有吗?”
“有。”
接下来的十二间作坊里,基本都和面食有关。
方便面,霍允谦吃过,他知道许甜心很大方的,在山洞向贾莱直接分享做法。
冻饺子和粘豆包之流,包括玉环面(鱼敲面),腌咸菜,这也都无需多说。
许老太只和大家,似抱怨,又似在显摆村里人对许家的信任,告知:村里人不愿意自己做东家,包括互市商铺那面也不愿意多操心,所以村里一大半的妇人都在她这里干活。
而截至到目前,穆公子,你见到的每一位妇人平均挣二两半银钱是有了的。
可见,一年下来,这个村的妇人们只背靠许家,十多两白银轻轻松松。
霍允谦一行人还见到了香瓜奶奶的“挂面房。”
有荞麦面,有细面条。
将和好的湿面团搓成小手指般醋的条状,再盘挂在木头架子上,下坠一个较短的圆形木棒。粗面条在木头的压力下,就会逐渐被拉细拉长,然后犹如染布坊般,挂满面条自然风干成为挂面。
不是每一支商队都舍得大吃大喝买油炸方便面和冻饺子的,尤其是押运工钱早就分到押运队员个人手里时,所以香瓜奶奶牌挂面,其实才是外带货物走量最多的。
挂面不掺和别的,就是盐巴,清水,面粉。
可能是没想到会进来男人,有三十几位壮年的妇人正分别在各个作坊里,打着赤膊,露出腱子肉在做手工面条。
她们的抻面手艺,自是来于许老太。
用刘老柱推销面条的原话,总做主是远近闻名的面条达人,她咋会这套的啊?备不住打娘胎就开始扯脐带,拉面经验登峰造极,人满为患。
这就是许老太的“娘子军。”
“穆公子,到目前,我手下,只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