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片降旗出临安(第7/10 页)
今北京)。
名单里没有太皇太后谢氏。
谢道清以老病为理由,在原皇宫内暂留。说来也是奇迹,自从被陈宜中气着了自闭于寝宫之后,她真的哪儿也不去,连南宋灭亡了也岿然不动。
五个月之后,谢道清抱病去大都,七年之后病死。
宋恭帝北迁元大都,被忽必烈封为瀛国公。六年之后,被元人迁往更北的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青年之后,为避祸自愿出家为僧,去吐蕃精研佛法,修订翻译了《百法明门论》等佛经,终成一代高僧。晚年时偶有所感,作了一首小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有人持诗上告,元廷疑他有召贤复国之意,遂下诏赐死,时年五十二岁。
南宋已灭,元军决定班师,有人不同意。元军汉人体系里的第一大姓史家,大汉奸史天泽的长子史格坚决要求追杀南宋余党。蒙古人毫无兴致,元军汉人体系里的第二大姓张家接了这个活儿。
张弘范任主帅追杀南宋逃亡小朝廷。
当年的六月,南宋小朝廷到达了福州,并且聚集了全部班底。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遭遇,都费尽了千辛万苦,才会聚到了南宋正溯的两位亲王身边。
先说亲王的逃亡。
益、广两王被范文虎追杀,关键时刻,是杨镇独自断后,牺牲了自己,才给他们争取到了逃亡的可能。途中逃亡者们无马无轿,徒步逃跑,最狼狈时他们躲在山中七日,几乎饥渴而死。
陆秀夫是单独行动,可怜一介文官带着一家老小逃出临安,千里奔波,居然最早找到了赵昰与赵昺。茫茫人海,兵危乱世,这不是奇迹更不是偶然,而是陆秀夫对宋室的忠贞,而产生出来的竭尽全力的追寻。
并且他发现了陈宜中。
这个逃跑宰相被陆秀夫挖了出来,他居然有脸乞求谅解,而陆秀夫也真的原谅了他,带着他去见南宋皇室。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更荒唐的是南宋皇室不仅不追究他之前的各种混账行为,居然还承认他是宋朝的首相……
之后来到的是张世杰,他带着庞大的水师到来,给小朝廷以真正的安全感、存在感。
文天祥的到来是最坎坷最艰难的。他被元军押解去大都,走到镇江段时逃跑,一行六七人连夜逃到了真州(今江苏仪征)。真州守将苗再成开城迎接他,两人密谋以淮西军南下,趁元军不备反攻临安。这就要求两淮宋军通力合作,具体是李庭芝与夏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