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王直3(第2/3 页)
美好的年华,刚刚开始就。。。。。。
王直得到消息后,肝肠寸断、痛入心扉,这是他此生第一个逝去的亲人,也是他此生最痛惜的亲人,
三舅短暂的一生,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热血少年、不畏强暴,他不是个传说,他是王直心中永远的、永远的、永远的大英雄,也深深影响了王直一生的道德取向。
大院里的姑姥家,是个幸福的大家庭,王直的姑姥,就是他母亲的亲姑姑,是个慈祥、善良、勤劳的小老太太,对小王直疼爱备至,把他当成她的亲孙子疼爱。
王直从她那里,得到了隔辈人的挚爱亲情,直到上学后,王直都一直认为,姑姥就是自己的亲姥姥,大院里的邻居,告诉她不是亲姥姥时,王直还和邻居吵嘴,
直到迁居北京后,他才知道,原来姑姥真的不是自己的亲姥姥,但王直还是一直喊她姥姥,感情上,她永远是王直的亲姥姥。
姑老爷是个大胖子,据说是吉林化工厂驻沈阳办事处的采购员,当时,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脾气大,嗓门大,但为人仗义热情、有责任心,对王直也是当成亲孙子看待。
家里还有大舅,大姨,但都在外地工作,只是节假日回来,二舅住在大院家里,是个老实巴交、心灵手巧的木匠,还会修理无线电,爱好广泛。
与三舅的性格截然相反,内向、心细如丝,年纪轻轻就会自己做小提琴,组装半导体,王直后来总爱动手鼓捣一些小东西,就是受了二舅的影响,他对二舅也是充满了钦佩。
大院家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对王直的一生,有过重大的影响,就是小姨,小姨是姑姥最小的孩子,比王直大了十几岁,王直小时候除了跟着三舅练功,最多的时候,就是跟着小姨。
小姨给了他最初的文化上的启蒙教育,王直妈妈一直认为,王直是个资质平平的小孩,所以给他起的小名都叫“平平”。
然而小姨却认为,王直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并从小就开始文化培养,王直也没辜负小姨的眼光,上学前,就和小姨修完了小学三年级的,所有语文、算数课程,而且还初步掌握了日语的基础入门。
那个年代,中日关系变态的好,日本电器、电影、电视剧等横扫整个中国,大街小巷都响彻着,日本电影《追捕》的插曲《啦呀啦》。
各大中城市都兴起了日语热,小姨就在这种氛围下,自学了日语,居然还是收听着半导体学会的,顺带也教了小王直。
对此,姑姥最初是有些抗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