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基地 七哥(第2/3 页)
那也得买,当即就让买了方圆四百亩地,让杨洪良先从店里的账上划拨,第二天,与官府的差官一起去勘了界。
一起去的,还有提前找好的施工队管事,王直跟他们交代了范围,让他们修建一个寨子,占地大约十亩。
寨墙要夯土砖石结构的,南方潮湿多雨,木寨墙容易朽烂,一切交代清楚,当天他就辞别了杨洪良,去取了穿越舱,回了京师。
回到京师,又穿越回后世,带上张彩霞去了南京,办理了厂房的承租手续,正式租了下来。
又让张彩霞留下来,雇人打扫整修厂房,准备备货,自己则把穿越舱放下,去上海和女儿过了个五一。
三天后,王直回到了北京,路上接到了七哥打给他的电话,让他去参加儿子的婚礼。
七哥叫孙占友,比他大两岁,家里排行第七,所以叫七哥,本是徐通的战友,后来也和他熟识了。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直,由于家庭矛盾,不得不离开了家,出来单过。
那时候,他的工作收入微薄,没能力独立租房,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家庭,住房都很紧张,社会上闲置的房屋存量就更少了,所以租房是很贵的。
单位那时候还没有宿舍,七哥就让去他的家住,七哥家在城乡结合部,是平房,其实他家的住房也并不富裕,大家只是挤在一起凑合住着。
那个时代的中国,绝大部分家庭都那样,老少三代只住一间小平房的家庭,比比皆是。
当年,有一部电视剧叫《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演的就是当时的情况。
剧中说,为了能有个结婚的地方,私盖了个小房,居然把一棵树都盖进了房里,反映的都是实情。
相比较而言,七哥家的情况还算过得去,后来王直大病了一场,也是在七哥家养的病。
七哥的老爸、老妈都是心地善良,淳朴热情的典型中国传统老人,对王直很好,把他当做自己孩子一样对待。
七哥上边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也都对王直不错,甚至是包括五个姐夫和嫂子,都相处的很好。
他基本上就融入了这个家庭,把二位老人也当成了自己家的老人,每隔一段,都要回去看看,即使生活在外地,也要抽时间回去。
后来,二位老人陆续都去世了,七哥则离了婚,成了个酒腻子,每天睁眼就是喝,除了睡觉,就没有多少清醒的时间。
他们亲兄弟姐妹之间,也经常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打的不亦乐乎,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