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7/14 页)
皓建炎中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
,为大金通问使。龚璹副之。后璹仕刘豫,皓独不屈节。遂流递冷山,居雪窖中。陈王固新(案“固新”《宋史》作“悟室”,今据《金国语解》改正)甚敬礼之,使教诸子八人。集中所称彦清、彦亨、彦隆、彦深者,皆固新子也。皓所作诗,亦於此时为多。及乌珠(案“乌珠”《宋史》作“兀术”,今据《金国语解》改正)杀固新,迁皓云中。至绍兴十二年,始归国。留金首尾凡十五年。后为秦桧所嫉,安置英州。皓诗所谓“六十之年入瘴乡”是也。居九年,始内徙。行至南雄州卒。其诗世无传本。传称皓有文集五十卷,而《书录解题》作十卷。考皓子适《盘洲集》中载有皓集跋语一篇,称裒其在北方诗文为十卷,刻之新安郡。则《宋史》误矣。其集久不传。今从《永乐**》所载,裒辑编次,共为四卷。凡其始奉使时,涂次所经,及迁居冷山,以及归国后南窜之作,有年月可考者,悉以年月排比。或年月不可考而确知其为奉使后作、归国后作、南迁后作者,亦皆以类相从。其不知作於何时者,则别缀於后,而以适跋语附焉。皓大节凛然,照映今古。虽不必以文章为重,然其子适、迈、遵承藉家学,并掇词科。著述纷纷,蜚声一代。渊源有自,皓实开之。迄今年代迢遥,篇章散佚。幸得遭逢圣世,蒐罗遗逸,复光耀於蠹蚀之馀。斯亦忠义之气不可泯没,待昌期而自发其光者矣。
△《澹斋集》十八卷(永乐**本)
宋李流谦撰。流谦字无变,汉州德阳人。少以父良臣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会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幕下,多有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丐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潼州府事。其事迹不见於《宋史》。惟其兄益谦所作行状,尚具见其始末。所著文集,《宋志》亦不著录。
惟焦竑《国史经籍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俱载有《澹斋集》八十一卷。是明世尚有传本。今已湮没无闻。厉鹗撰《宋诗纪事》,仅从《成都文类》中蒐得《梅林分韵》一首,其文亦与本集颇有异同。又以流谦为绵竹人,与行状不合。
知鹗未睹本集,故传闻异词也。流谦以文学知名。其父良臣,尝出张浚门下,为所论荐。集中《分陕志》,专为颂浚勋德而作,铺张太甚,殊不免门户之私。其诗文边幅稍狭,间伤浅俚,亦未能尽臻醇粹。然笔力峭劲,不屑屑以雕琢为工。
视后来破碎苶弱之习,较为胜之。宋代遗集,大半散佚。若流谦者,固不妨存备一家矣。谨就《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