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翁父王振(第3/3 页)
降巡抚山西、河南的兵部右侍郎于谦,为大理寺左少卿,仍任巡抚。
于谦担任山西河南巡抚十余年,转任前,举荐自己属下参政孙原贞、王来代替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谦之所以被王振所针对,完全是皇帝朱祁镇的主意,谁让于谦当年非要逼着皇帝朱祁镇写下那封圣旨,
虽然圣旨不作数,但此举也严重损害了皇帝朱祁镇的自尊心。
皇帝朱祁镇本打算严惩于谦的,
后因为河南、山西两省百姓上万言书,加上朝中勋贵,特别是英国公张辅的全力保全,于谦才得以保住性命,并继续担任巡抚。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二月,王振修大兴隆寺。
寺初名为庆寿寺,在禁城以西,金章宗时建。太监王振说太旧了有损京师形象,下令发徭役十万军民大修,费用数万,壮丽甲于京都。
同年,科举取士,雍亲王朱祁镛另两大暗中隐藏的谋臣彭时,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王恕登进士第,选庶吉士。
正统十四年,彭时,商辂,王恕三人假装投靠王振,
彭时,商辂两人后被王振所看重,让两人入阁参预机务,
彭时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读。
商辂官至大理寺少卿兼翰林侍读。
王恕被升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
雍亲王朱祁镛一派,暗中再次进入内阁。
到正统十四年,正月,
内阁六大臣之中王振一党已经占有5个,除去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曹鼐为帝党外,剩下的王振一党5人分部为,
内阁次辅兼工部尚书—王佑,
阁臣兼礼部尚书—苗衷,
阁臣兼兵部尚书—徐曦,
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读—彭时,
大理寺少卿兼翰林侍读—商辂。
剩下吏部尚书王直为帝党。
内阁和六部尚书大半都被,王振一党所掌握。
此时,太监王振在朝中势力达到顶峰。
王振被满朝文武尊呼为“翁父”。
喜欢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