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二进京(第2/4 页)
说道:“人老夏家就是兄弟打得冒烟儿了。也有福气啊。看见没?四个轮子的都快要让夏老头坐个遍了。”
乙接道:“闺女嫁得算不错了吧?孙女更牛气。”说完竖起大拇指。
村儿里丙不屑:“那也是外姓人,将来生娃不姓夏。能生出姓夏的,嘿嘿……咱村儿里人厚道,要不然去武装部走一圈儿。都能使使劲让夏家出个蹲大狱的。”
一个年龄跟夏老头差不多岁数的老头接道:“狗娃子,你嘴巴留点德行。你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不是老村长照顾着,你能娶上媳妇?”
“我就说说,哎呀,真是羡慕不来啊。这不是都生闺女。我那闺女咋就只能地里刨食呢!老夏家除了嫁老李家那丫头,剩下的都嫁进了城啦!”
村儿里丁感慨了一句当代的流行口号:“要不都说嘛,嫁猪嫁狗都要嫁个城镇户口!”
其他几人都附和地点点头表示认同。有拆狗娃子台的、一个跟夏老头在年轻时就不对付的接话:
“狗娃子。夏家在县武装部可有一个亲姑爷在。你要告得去别地儿告,不过人夏家马上就有个当团长的女婿、孙女婿了。去哪都白搭!以后啊。咱村儿风向得向夏家看齐喽,咱啊,都得喊夏老头叫夏老爷子喽!”说完背着手走了。心里骂着,妈的,自己的运气咋就那么差劲……
想想新世纪百姓中的流行口号:为钱死、为钱死,为钱奋斗一辈子。很傻很天真、楼脆脆……
再看看这个年代里的“嫁猪嫁狗都要嫁个城镇户口”,可以想象的到,在当时能嫁进城里,是多少乡下女孩的梦想。
七十年代里,如此功利性极强的口号能够广为流传,也可见家庭成分多重要。正因为家庭成分的不可选择,在此时的贫困环境里,就更凸显出了物质的重要性。
这也就不难理解夏玲的选择了。她的现实主义不比夏天少,却要为了她认知的“明天会更好”,一头扎进吴家……
而夏天呢,能从一个农村妞走进军营,老辈儿人会说福气多多,但用得差不多了。结果她出乎众人意料,一脚踏进当着大干部的城里家庭,村儿里的反响自然更大。
……
王红军到了夏家,心里怎么想的叶大少老丈人家不清楚,表情略微丰富些。笑容过多却不会让人感觉是假装的。
王红军见到夏爱国仔细说了下叶伯煊的情况,告诉说他准备马上出发,您闺女夏天也在叶家的老房子里等着大家呐。
夏爱国就开始张罗。装上给夏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