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等云麾将军(第3/6 页)
起,思忖着,「也不知珩……哥哥现在怎麽样了。」
这边儿,鸳鸯笑道:「东府的珩大奶奶说,大爷昨个儿来的信上说,华阴那边儿,就剩一些手尾,想来回返也就这一两天了吧。」
贾珩的剿寇,倒未有多少悬念,甚至十分顺利,从剿平石鼓山之寇以后,又向少华山进剿,在进兵之途,前后封堵,压制少华山贼寇的活动区域。
因为时近寒冬,缺衣少食的贼寇,在山上根本苦熬不住。
贾珩又着俘虏贼寇在山中呼喊,「首恶必办丶胁从不问丶立功受赏」的口号,颇是瓦解了贼寇的抵抗意志,不少贼寇下山向官军投诚。
贾母笑了笑,说道:「那就还好,我还想着别耽误了过年呢。」
探春笑了笑,道:「珩哥哥带着京营一万多大军剿寇,剿平那些贼寇,自是如探囊取物,再说一时牵绊住手脚,怎麽也不至于耽误过年,纵然将校为王事忙得年都顾不上,总要考虑下面的兵卒才是的,否则人心思归,肯定是要影响士气的。」
凤姐丹凤眼看了一眼探春,清笑道:「瞧瞧,又是士气,又是人心思归的,三妹妹自从跟着珩兄弟写什麽文书之后,对这军营里的事儿,倒是越来越有见地了。」
众人闻言,都是轻笑了起来。
却把探春弄得多少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是看得多了,才知道一些。」
见众人三两句话,又是将话题转到贾珩身上,王夫人脸色笑意凝滞了下,只觉吃了苍蝇一样。
又是那位珩大爷!
他怎麽就不战死在外面!
还有三丫头,养了她十几年,还抵不住跟人家几天!
……
……
大明宫,偏殿,书房之中,冬日午后的柔和阳光落在条桉之上。
崇平帝手中拿着奏疏,正在执笔批阅着。
「戴权,贾子玉的奏疏过来了吗?」崇平帝忽地停了笔,抬起头,问着一旁的戴权。
戴权笑道:「陛下,昨个儿贾子玉才递来的奏疏,说是这两天要班师还京呢。」
自贾珩离京之后,连战连捷,奏疏不停。
这奏疏因为并未经通政司呈递,而是由锦衣府的人呈送,直达御前。
怎麽说呢?
几乎两三天一封,都快成日记了,不仅是捷报,还有一些感慨以及随笔,倒是有些像思想动态的汇报。
比如对三辅百姓民生困顿丶贼寇屡禁不绝的看法,忧国忧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