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5/9 页)
排遣的身世之悲、
飘零之痛得到了深刻的表达。这种通俗而又自然的比拟,曾引起后世文人的注意和学习。如《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段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也是通过同样的描写手段,刻划出长亭送别时崔莺莺的无限愁绪。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①。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④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⑤,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戚戚:忧愁的样子。
②将息:将养休息。
③雁过也: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这是说雁过伤客心。吴均《赠杜容成》诗:“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这是说两燕相逢曾相识。这三句是说正当伤心时,有雁儿飞过,原来是去年曾飞来过的旧相识。
④怎生:怎样。生是语助词。
⑤这次第:这些经历情况。
【简说】
本词是清照后期词中的杰作。在这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概括而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自己的生活特征和精神面貌。在这九十七个宇中,她运用了惊人的描写手腕,展示出自己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虽然哀愁满目,调子凄苦,但又无一处不是她饱经忧患后低沉的倾诉,无一处不是她历尽折磨后急促的忧叹。
在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昏,她若有所思,如有所待。乍暖还寒的时节,晚来的寒风,雁儿南来,黄花憔悴,样样都触动着词人的满怀愁绪。接着来的梧桐更兼细雨,象是洒不完的伤心泪,又引起她无限的感叹。郁积在心头的坎坷沦落的忧思,正随着点点滴滴的雨声在翻腾。在词里,作者的思潮是起伏不定的,情绪是对抗不平的;“怎敌它晚来风急。”“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两句都是以反诘的口吻,反映出词人不满现实的思想。至于她的“愁”则是在颠沛流离、历尽挫折以后的产物,其中充满了作者的身世之慼、沦落之悲。全词虽然迫促愁苦,但仍流露出词人对生活的执着,以及不甘心走向绝境的心情。
作者在这里充分利用了双声、迭字等等语言特点,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调、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达到真切反映特定思想感情的要求。象一开头连下的十四个叠字,真如珠走玉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