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陶毙(第2/4 页)
秋瑾、徐锡麟等光复会骨干身死,大量精英的牺牲使得立基于苏浙沪的光复会遭到了惨痛损失,被迫转入地下。因此浙江的革命运动受此影响长期没有起色。
后来陶成章在同盟会内与孙文闹翻,脱离同盟会重新立起了光复会的旗子,准备恢复其在浙江一带的事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光复会在浙江还是有所恢复,与不少会党、商学界人士都重新建立了联系,但是像秋瑾那样大量私藏兵器甚至操练军队却是不可能了。
效仿各地革命者,光复会也将革命的期望寄托在浙江新军身上;尤其是驻扎在杭州的新军第二十一镇第四十一协协统蒋尊簋及其手下的两个标。
(前文有误,第二十一镇应驻扎浙江。)
由于蒋尊簋本人就是革命党人,也曾一度加入光复会,再加上他在军队中素有威望,革命宣传在军中进行的非常顺利。至广州起义前夕,浙江新军中已经有很多的中低级军官加入了光复会,更有第八十二标标统朱瑞、第四十一协协统蒋尊簋等高级军官与当地革命党人密切联络。
随着广州光复、江苏光复后,浙江革命党人迫切需要发动杭州起义,好响应各地。
然而,虽然在军事上有蒋尊簋等人,但是江苏和广州新军起义的例子却让浙江巡抚增韫有了防备之心,收缴了新军的弹药并让巡防营严加看防。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下,蒋尊簋只能暂缓革命之计划,同时派人与老同学如今已是江苏都督的刘继业取得了联系。
除了军队被监视外,另一个让革命党人无法快速起义的重要原因就是浙江的立宪派士绅们对起义并不是很热心;尤其是在江苏独立后张謇曾发电给其好友、浙江咨议局议长同时也是浙江铁路公司总办汤寿潜,希望他这个在浙江士绅中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能够响应独立时,汤寿潜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在清廷还未作出原本历史上铁路收归国有,将士绅的最后一丝希望都破坏的昏招时,虽然有皇族内阁,但相当部分的士绅对清廷还是抱有一份观望的心思,也就没有如原本历史上的辛亥革命那样全国纷纷群起响应了。
有些地方,比如广东和江苏是立宪派在革命党起义成功的情况下半推半就地上了‘贼船’,有的是如陕西、福建这边眼见革命势大作出的投机举动。
但浙江的士绅们却以汤寿潜为首,在朝廷与革命党人分出胜负之前不愿意选队站队。
如果江苏发兵进攻浙江,那就另说、但是既然独立的江苏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安徽和苏北方面,浙江的立宪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