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兵北伐(上)(第2/5 页)
军政fu临时约法评价那么高,微微一愣后摆手笑道:“钝初一人绝无此等本事,这约法乃是集成了许多同志的心血……”说到这里,宋教仁身子一侧,引出身后一个记者打扮模样的东洋人道:“在借鉴日本国的宪法方面,我也着实依靠了北辉君和梅屋君的大力协助!”
说罢,趁着气氛不错,宋教仁便将身后二人与刘继业介绍了。
一身和服打扮,而且服饰和言行举止非常传统日式。留着小胡子的中等身材男子便是梅屋庄吉。另外一人,头戴鸭舌帽,穿着小马甲,头发偏长的年轻人则是北辉次郎。
“梅屋君在日本时就对我同盟会的活动有诸多贡献,长期是我革命之友人,这次他听闻我国革命后放下了他在长崎的生意,专‘门’赶赴我国准备拍一部电影宣传。对革命之贡献不可小视!”
梅屋庄吉的大名在留日学生中很是有名气,此人是富商之后,出手大方、助人为乐,与孙文关系非常好,通过自己开办的电影公司的盈利资助着革命事业,是同盟会的大金主之一。
相比之下。另外的那个年轻人北辉次郎就没那么大的名声了,也因此刘继业并不知晓此人。
“……北辉君本是日本国内的社会学家,对革命理论和国体改造有很深的研究,我与其讨论每每能够获得启发……他的思想对革命运动非常重要!”
一个日式打扮、一个欧式打扮的两个日本人同时朝刘继业深深地鞠躬,一如日本人的礼仪。
而刘继业则与之点头示意,伸手与之握手。
寒暄了一阵子,问了一下日本国内对革命的反应以及当前广州革命的局势后。刘继业便请宋教仁三人入座,外面的‘侍’从也送上了茶水。
才刚一坐下,宋教仁刚准备将话题从广东引向江苏时,年轻的北辉次郎却忽然张口,很不客气地看向刘继业,用还算流利的中文问道:“听闻刘君在日本时也曾加入同盟会,为何如今眼看湖北的同志浴血奋战,却坐拥‘精’兵数万没有作为?我本以为刘君也是支那难得的英豪,没有想到这么没有革命的骨气!”
北辉次郎的发言让宋教仁有点尴尬,旁边的梅屋庄吉是老好人,虽然认同北辉次郎的言论但是要他自己说出来也是不得的,此刻只能面上为自己的同胞说话:“想必刘君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的,北辉君这样说话太无礼了。”
不过北辉次郎或许是年轻气盛,或许是认死理的人,虽不再言语,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
一开始见面时的愉快气氛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