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中部总会(上)(第1/4 页)
,最快更新大时代1902 !
第二百六十一章中部总会(上)
光阴似箭,时光流逝,一转眼便到了冬季。
11月份的上海天气阴冷潮湿,尤其是刚下过小雨后,哪怕外面披着大衣,寒气却无缝不入地直钻体内,惹得汽车内的刘继业打了个喷嚏。
………………………
上次他来上海的时候,曾与张謇、虞和德等生意伙伴一起重整了上海的银钱业,并一举当选上海商务总会董事、上海银监会董事,成为金融界举足轻重的大佬。
一个星期前刘继业再来上海,既是为了生意上的事务,也是因为要见一些人。
生意上,刘继业这次来沪,与张謇一起和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梅隆银行专员见了一面。
本来梅隆银行由于三联钢铁厂过于依赖政府订单而对与三联集团合资兴趣乏乏。然而谁曾想到一场股票危机后,三联集团居然一下重整了中国的金融业,成了当今中国最有分量、同时也是最接近美国托拉斯集团的庞然大物。
实力的变化,再加上中国市场的吸引,使得梅隆银行最终改变了其之前的策略。
梅隆银行召回了与三联集团闹得有些不愉快的前任专员,然后从其宾夕法尼亚总部专门派出了一名董事会董事,同时也是梅隆家族成员之一前来上海与刘继业等人会晤。
派出如此重量级人物,也可看出梅隆银行对向中国扩张的态度。
这位从美国横渡太平洋来到中国与刘继业等人见面的大卫?梅隆年纪在四十岁左右,正是一个生意人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双方在公共租界内约见,各自都带了翻译;不过三联集团这边要是由刘继业负责说话。
十月底双方开始正式谈判。
首先梅隆银行对进入中国市场是很有兴趣的;不单单是在中国设立金融机构赚富人的钱,它同时也希望能够向无边无际的中国销售其产品。
而三联集团也希望能够通过与梅隆银行合作来引进新的设备并增加工厂效率、用梅隆银行大量的资金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为自身的产品打开美国的市场。
既然双方都有合作的意向,彼此也有互助互利的基础,谈判从一开始就很顺利,并且很快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达成了一致。比如大卫?梅隆只是提了一下刘继业便答应他在上海、天津、广州、汉口四个地方帮助梅隆银行设立办事处,并且愿意在一开始负责代办一批业务。梅隆银行亦原则上同意遵照上海银监会的一部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