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经济(第2/3 页)
逐渐变成了长房的附庸地位。
刘继业不会读心术,无法确知刘继嗣对这一现象的内心看法。他只是知道二房根本不可能分出单干,只能紧紧绑在长房的战车之上,别无选择。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刘继嗣是个明白人,因此在上海处理业务时从未出现什么纰漏,默默地接受了成为自己堂弟‘代理人’性质身份的事实;双方都保持着默契。
就以当初二房随着长房几乎是投入了全部资产的顺丰面粉厂而言,在长房此后持续大量注资的其建立,如今其所占股份已达到79,而原本第二大股东的二房则被稀薄地只剩下11。此外,二房的许多产业都因刘继业的缘故而与三联集团有了合作关系,在获得不少利润的同时也被绑上了三联集团这个大财阀之中。
自然,刘继业也不会在自家堂兄面前摆什么架子;在处理长房与二房之间分红等事项的时候也会秉公执行,大家都各自做好份内事情。况且托了刘继业的富,刘继嗣也买进了大量的橡皮股票;在与刘继业同一时间抛售后,也获利百万。
“煤炭与钢铁是三联集团的范围,像我这样的小户,也就搞搞洋火柴之类的小东西了。”
刘继嗣前一阵子将从橡皮股票处赚来的钱投资下去,在苏州、镇江各地分别兴办了一座火柴厂、一座油墨厂以及一座造纸厂,主要营业范围依旧是轻工业。
“火柴非常便捷,必然是大有前途……文远你可以考虑过些时日从三联银行处贷款兴办一座煤油灯厂,我觉得这两个产品在我国必然会发展迅猛。”
刘继嗣听后点了点头,非常西式地拿起饭后服务员送上的咖啡,轻抿一口笑道:“我也有这个打算,就是最近资金紧缺啊!”
“缺资金了,可以找三联银行贷款嘛。”
听了刘继业的话,刘继嗣点了点头,道:“确实可以考虑一下。这样吧,等上海风波过去后,我就准备起来。”
在筹划整合上海的金融界方面,刘继业并没有瞒着算是极亲密的商业伙伴同时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刘继嗣,反而听取了对方不少的建议。
不过刘继业暂时不愿讨论这个,因此转移话题问道:“苏北怎么样?”
曾经是刘家的支柱产业;顺丰面粉有限公司,如今已是除开上海之外全国第一大面粉公司;旗下在江宁有三座工厂、镇江一座、扬州一座、杭州一座共六座工厂,年产面粉达六十八万袋、共磨制二万八千顿面粉。
年产量如此之大,面粉公司年利润也在一百三十万银元、并且在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