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南洋劝业会(上)(第2/4 页)
业博览会将以省为单位设立展馆,以及按专业领域设立专业馆。此外,像天津、上海这样商业兴盛、实业繁荣的地方虽不是省份,却也得以单独设馆。
其他在国内知名的特产,如金陵缎业、苏绣、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山东玻璃器皿、云贵中草药等也都独自设馆展览。
此外,劝业会内亦设立了‘暨南馆’,馆内全部是来自南洋华侨的展品。会场还建有会务厅、事务所、办公楼、纪念塔、牌楼、奏乐亭等辅助建筑。
除了本国的参展馆外,劝业会为了开启民智,还特意设立了三个参考馆,其中陈列来自欧美、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的展品,向观展人展示世界的发展究竟已经进行到了何种地步了。
开幕当天,虽然天色并不算好,早些时候还下了点小雨,但整个江宁城内依然都是张灯结彩一副喜庆的模样。丁家桥所在通往会场正门的街道的路都是由还是从上海进口的洋灰(水泥)建造,地面坚硬又平整,煞是气派,丝毫不比上海外国租界的那些‘大洋马路’逊色。
早上一点小雨几乎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
在道路的两旁满是来看热闹的人群。他们虽无法踏上马路,却也纷纷对从眼前川流而过的全国各界人士指指点点,对江宁这难得遭遇的盛况感到兴奋。
道路的尽头,劝业会会场正门前约二十米处,竖立着一座四柱三门、三层重檐歇山顶的牌楼,其第一层的正面,自左至右镌刻五个大字“南洋劝业会”。细心的居民还会发现这牌楼上挂着无数串联在线路上的,透明的球型玩意儿,也不知道是什么用途。
牌楼两侧由西洋式的白色护栏围起,张人俊从较信任的第九镇第十七协内抽调了一个营近五百人充作会场的安保人员,其中就有一个棚的士兵负责守卫这座正门,他们持枪站在牌楼两侧,个个都挺胸收腹,穿上了最整齐的军装、将军靴擦得锃亮、步枪被仔细打磨、刺刀也是雪白,无论远近望去都颇有英气。
刘继业作为江宁城的本地士绅家族成员之一、同时又是第二十三混成协协统,品格同正二品大员,本也有资格以此等身份参加劝业会的开幕式。只是他这次却没用其官方身份,而是以参展的企业,三联集团的‘商务参赞’名义参加开幕式。
坐在缓缓而行的马车内,窗外无数围观的人群的脸庞晃过,接着感到车厢一暗,之后瞬间重新明亮起来,刘继业便知道已经过了牌楼。
同处一件车厢的,与刘继业对坐的还有一个中年人。
他面相不差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