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春苑谈(第3/4 页)
继业有一句答一句。
对于孙岳这个人,刘继业是很感兴趣的,跟他聊了好一会儿。
说来新军中很有一部分军官的年纪要比刘继业大,像孙岳就比刘继业年长了将近十岁。不过在刘继业赫赫威名下,却也没人会因其年纪而轻视。
过了一会儿,陆陆续续文学社的与会人员就来齐了。
看起来很大的大厅很快就坐满了人;以目前文学社一个第十七协和第二十三混成协组成的总社、四个分社的构造,总共有十八人参与了这次总会。
………………
“诸君,本次总会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准备!”主座的刘继业声音洪亮。
“自从清廷颁布《立宪大纲》并宣布以9年为期预备立宪以来,各地士绅对此大纲就不甚满意,纷纷要求提前召开国会……半年前我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通电各省咨议局,在上海组织了国会请愿同志会,开始集结全国的立宪派力量发起请愿速开国会运动。由各省派遣代表前往北京请愿,声势浩大,在舆论上已获得压倒性的支持,海内外各地报纸无不鼎力声援,反映出当今社会主要力量之士绅已有与清廷叫板的实力和野心。”
刘继业首先抛出一个概念,然后再做进一步解释。与会众人已习惯了其说话的套路,耐心等待其最终重点的到来。
“而清廷是怎么做的呢?这群满人让立宪派一次又一次地吃了闭门羹,也就一步一步将立宪派彻底驱赶向自己的对立面。诸君可细细品味,第一次国会请愿运动时,各立宪派的呼喊声还算平和,到了一个月前发起的第三次运动时,口号已愈发激烈!请愿众人亦搜集到近八十万签名!当然,其中也有同盟会混入运动的同志的功劳。”说到这里,刘继业的话音忽然抬高,语速加快,左手猛力一挥!
“第一次国会请愿运动时,立宪派还只是说:‘期以一年之内召开国会,则天下幸甚!’现在,则成了:‘如不速开国会,则汉唐元明末造之祸,必将复见于今日,与其等大难已作同遭玉石俱焚之惨,何不及今力持大体,俯顺民情,速开国会,以弭乱于无形乎?’而清廷亦骑虎难下!如果坚持不召开国会,势必得罪全天下的士绅。但若果顺从民意,召开国会,则其满人江山不保。”
“这种情况,就算是爱新觉罗?玄烨再生,面对此等乱局也无能为力。大势所趋,擒再多鳌拜,也还是会出现李拜、王拜出来。”
就算与会不少人事先已经与刘继业有过沟通,但此刻被其演讲所渲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