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终局(第3/4 页)
会后不久陶成章与章太炎等人就发起了倒孙运动,试图联合黄兴和中立的宋教仁将孙文赶下同盟会总理的地位。然而黄兴却选择与孙文站在一起,拒绝了陶成章等人。
原本就一盘散沙的同盟会,在光复会众人与孙文决裂后更加分裂,而宋教仁由于不满东京同盟会总部这种充满了火药味的气氛,在与黄兴交代完了事情后,就于1908年12月3日回到了上海。
在宋教仁看来,设立一个统筹长江流域革命组织的机构原本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但是在见识到东京同盟会总部派系争斗后,他却已对同盟会总部心寒了。
孙文不可共谋!这是宋教仁最终的看法。
而东南大起义的失败,亦让宋教仁意识到,仅靠一两个革命团体的合作是不成的;像这次,就是由于没能将岳王会、光复会、同盟会、文学社、日知会等革命组织团结一起,而是由一两个组织贸然发动所以才会最终失败的。宋教仁由是更加坚定了必须把所有长江流域革命力量团结一致的决心。
在东京同盟会不足为谋的时候,必须要新立一个团体出来!
因此,他返回上海后,便立即开始动手策划成立一个不受限于东京,而是独立的,将联合并统筹整个长江流域革命运动的组织。
名号暂定为‘同盟会中部总会’。
同时,宋教仁亦意识到长江流域的革命离不开刘继业。虽然柏文蔚等岳王会成员经过千辛万苦逃到上海后,对刘继业的行为大加鞭笞,甚至直言是刘继业造成了革命失败,但是已了解了革命失败经过、又与刘继业有过不少交际的宋教仁自然不会全信柏文蔚的话。
同样,同盟会众人也知晓了柏文蔚试图暗杀刘继业的行为;虽然对刘继业持中立的态度而不满之人大有人在,甚至认为其是贪生怕死之徒而耻笑之,但是用炸弹暗杀革命者也屡实过分了,也怪不得文学社最终反击镇压。
因此在与柏文蔚等人在上海租界内短暂见了两面后,宋教仁就委托了人送他们去东京了。
摆在宋教仁面前的现实情况是,在岳王会几乎被连根拔起的时候,江宁、乃至苏南已成了或即将成为文学社的地盘。无论怎样,若想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都躲不过刘继业这方势力。
……………………
1908年12月15日,刘继业被端方召入府中,得知了陆军部的最新任命安排。
驻扎苏州的南洋新建陆军第二十三混成协协统。
官职虽然似乎不变,但权力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