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定乱(第3/4 页)
,仔细清查……”说完,看向刘继业道:“我南洋陆军第九镇,待回到江宁后也需好好检察,不可放过柏文蔚之同党,也不可再重蹈今日之覆辙!”
端方说得严肃,众人都站起来行礼。
………………
晚上,刘继业在开了一天的会后回到城外第十七协的军营,进去后便见文学社的众多骨干都聚集在司令部内,关启平、王光照、蒋方震等人都在列。
“此次起义,安庆之革命党几乎全军覆没,而江宁除了我文学社之外,亦损失惨重。经此一役,光复会与岳王会已元气大伤,很难再有所作为了。不过,所幸第八镇的日知会等会由于联络不足,最后没有大规模响应,也算是保留了湖北的革命之火种。”
这次东南大起义,由于柏文蔚的背信弃义,使得原本打算保持中立的文学社最后加入到了镇压的行列。不过在刘继业的干涉下,还是给第三十三标的岳王会众人一条生路,使柏文蔚、冷遹、熊成基等人突围而出。
虽然清廷布下缉拿公告,但这些地头蛇脱了军装想要逃脱也不是难事。
这个选择最终还是使文学社与其余革命党保留了一点颜面,不至于完全撕破脸皮……
然而就文学社内部而言,众人却无不对柏文蔚暗杀刘继业的卑劣举动愤慨之至!明明约定好了的中立行为不遵守,反而还谋夺第文学社的位置,还加害领袖……若非刘继业命令,当时徐立由和王光照等人是真的想干脆把这些岳王会的骨干都剿灭了。
文学社内部之人像张孝准,本来对岳王会等人还充满同情,甚至曾劝刘继业加入起义、又如关启平,其实也觉得此次起义是个好机会,不应浪费掉。这些原本对刘继业保持中立的行为而略有不满的骨干,在柏文蔚选择暗杀之后,态度就完全转变了。
对岳王会的愤怒掩盖了同情,所以当王光照下令镇压第三十三标起事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表示反对。
或者说正是柏文蔚的这招臭棋,使文学社的众人下定了决心镇压,减轻了众人的心理负担之余,也坚定了文学社内众人对刘继业所说的:“中国之革命最终只能依靠国家主义。”的认同。
自此之后,文学社内再不会还有人将其他组织的革命党视作同志,而充其量不过是互相利用的盟友罢了。
刘继业的话说完,王光照首先愤愤道:“文鹿曾数次警告,我们国家主义与岳王会、光复会等人终究不是一路人……果不其然!若不是文鹿事先准备了一手,又幸运地没有重伤,他柏文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