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宫保大人(第3/4 页)
。时人一度视铁良为“袁之爪牙”。
然而铁良并不领情。他秉承国族满人为大清根基之理念,立志于限制太平天国后逐渐做大的汉臣、恢复康雍乾时期中央集权,从头到尾对掌握军权的汉臣之首袁世凯都充满了敌意。
借着御前会议的机会,铁良与载沣全面进攻袁世凯有不轨之心,但并没有赢得慈禧太后的支持;在袁世凯有了庆亲王的援助下,会议没有任何结果,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会议后已对铁良恨之入骨的袁世凯联合了庆亲王奕劻直接觐见慈禧太后,直言:“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慈禧太后本来也是不满意铁良的胡搅蛮缠、拿着子虚乌有的东西攻击自己的宠信大臣,已经拟旨,不让铁良等“反对派”再参加御前会议,但袁世凯的表现,让她马上改变了主意,将此旨留中不发。铁良转危为安,贴上“野心家”标签的袁世凯失去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却成了众臣攻击的对象。
铁良与袁世凯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的结果,除了最终官制改革完全偏离了袁世凯的预期而成为铁良等巩固满清贵胄的工具,在彰德会操结束后很快清廷便颁布上谕,将全国一切军务归铁良担任尚书的陆军部管辖;袁世凯则被迫主动将北洋六镇中的四镇、五万余人交归陆军部。
不过虽然交锋失败,但袁世凯实力犹存,而且慈禧太后对其虽有所防备,却依然很看重其能力,圣眷并未衰减多少。袁世凯内有遍及军旅的嫡系心腹、外有当今最有威望的军机大臣庆亲王为后盾,羽翼已成,绝非一两次失败所能撼动。
随即袁世凯从段祺瑞处开始了解北洋各军的情况;这是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开始就养成的习惯,每过两日便要召见军中将领时刻掌握军中状况,时不时地还要亲自下部队视察。一方面是为了考察军事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有震慑麾下军官和收买人心之意图。
段祺瑞于是将第四镇的近况大致说了一遍;作为北洋大臣袁世凯手中仅存的直接控制的两个镇之一,袁世凯对第四镇的情形自然更为关切。他在段祺瑞汇报完了之后,又挑了许多感兴趣的细节仔细询问。
“前日炮兵实弹训练消耗弹药多少?”
“上下官兵对朝廷之夺权举动,可有议论否?”
颇为专精的问题,若是碰上学识不佳、没有事先准备的军官根本就答不上来。不过段祺瑞为此自然是早有准备,平常问题直接就回答了,遇上过于精专的便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捧着数据一一应答。
问了半天,袁世凯基本确认第四镇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