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人五衰 第三十章(第4/8 页)
的自己便是站在同一拉门前,站在同一块地面。拉门上糊的纸想必已换了上百次,但和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同样白刷刷地在眼前关得整整齐齐。门前地板的纹路也只是比以前略略凸出,并未显出久经风霜的老态。一切不过弹指之间。
他恍惚觉得清显仍把所有希望押在自己这次月修寺之行上面,在带解那家旅馆发着高烧等待自己的归去。假如知道自己已在这弹指之间沦为举步维艰的八十一岁老翁,清显不知何等惊诧!
出来开门的是一位穿对襟衫的六十来岁的执事。见本多很难跨上地板,便拉起本多的手,领他走过八叠、六叠等好几个房间,进入正殿。执事很客气地说来信内容已经领教了,请他坐在包有黑白相间布边儿的草席上面摆得方方正正的座垫上。记忆中,六十年前不曾进过这里。
①门迹:佛教用语,一门法迹。
壁龛挂有雪舟摹写的云龙画幅,淡雅地插一支石竹花。一位身穿白绉纱衫系白腰带的老僧用方木盘端来红白两色糕点和冷茶。敞开的拉窗,可以见到满目苍翠的庭院。院里密密麻麻地长满枫树和丝柏树。透过树的空隙,可以窥见游廊在书院的墙上的投影。
执事说着万无一失的闲话,时间很快过去。本多觉得,只消在这凉风习习的殿里端然一座,汗便消退,痛便减轻,甚至有羽化升天之感。
这便是原先以为不可造次来访的月修寺,自己现在就这样坐在它的一个房,间里。死的临近轻而易举地促成这次来访,解开了系于存在深处的秤砣。爬山路的千辛万苦突然给自己一种身轻气爽的安详。如此说来,抱病走到这里的清显说不定也因遭拒绝而获得飞翔的力量。本多一时浮想联翩,甚至浮想都使他感到慰藉。
四下蜂声盈耳。但在幽暗的室内听来,竟带有钟声余韵般的清凉。执事再没提起本多的来信,时间很快在闲聊中流逝。本多又不便主动催问能否面见住持。
蓦地,本多觉得如此泛泛空谈便见不到住持。说不定执事看到了那本周刊杂志,而建议住持以身染微恙为借口拒绝见面。
实际上,本多心里也很为难,不好意思背此恶名求见住持。不过,若非负此耻辱负此罪孽和死到临头,本多也不至于产生来这里的勇气。现在想来,去年九月那桩丑闻,倒是月修寺之行的第一个阴暗的推动力。再说确切一点,阿透的自杀未遂也好失明也好本多自身的发病也好绢江的怀孕也好,全都聚为一点凝为一团,敦促本多下定决心,使他沿着烈日下的山路奋勇冲到这里。否则,本多恐怕只能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