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朱仝受命劝降事(第2/3 页)
使武将,奴役士卒,蒙蔽百姓,使得他们看不见大宋和士大夫的龌龊不堪,软弱无能。
且就算看见了,也只能说出一句官家受奸人蒙蔽,永远不会去以下犯上,主动改变什么。
毕竟忠义二字,忠在义前,忠的是皇帝,义的是百姓,百姓受苦受难也要排在昏庸无能的皇帝之后。
这种思想数十年根植下来,早已成为了每一个文人的共识,或是有意,或是无意,都在宣扬着这股忠义之气。
至于成果,如今的大宋不就体现的淋漓尽致,武人的骨头早就软的和文官一般,百姓虽然屡次造事,但一旨诏安下去,不也是服服帖帖的。
朱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天生就是文官心中的老实忠义人。
赵得虽然是时文彬提拔起来的,但其实亦不过是个制衡之道产生的小人物而已,可有可无,随时就能被下一个人代替。
在时文彬的心目中,明显是本事了得外貌出众的朱仝更为重要一些。
若是能够收服朱仝,往后带在身边,不论是到哪里任职,都是一种无形的资本。
面对两人的请命,时文彬故作思考了一下,缓缓说道。
“常言:一事不烦二主。既是要劝降,那就不能只是劝降栾廷玉,须得连阮氏兄弟一同劝降,如此方为善事。”
听到要劝降立地太岁阮小二,赵得不由地迟疑了一下,不同于宋江等人,阮氏三雄的名号赵得是清楚的。
赵得兄弟的村子本就离石碣村不远,阮氏三雄那胆大包天,天不怕地不怕,为了一个义字敢舍身相报的性子,赵得是知道的,他可不敢去劝降阮小二这等凶人,水泊中的冤魂他可听说过太多了。
朱仝倒是全然不在乎,毕竟他的本意就不是劝降,只见朱仝面色沉稳道。
“相公,说一做二,朱仝既是请命,便是一并揽下劝降诸事,哪分甚么栾廷玉阮小二,索性都在梁山,都作一趟罢了。”
朱仝讲的豪爽,赵得也只能硬起腰板说道。
“相公,小人亦是如此。”
时文彬高坐堂上,堂下人的神色他自是看的一清二楚,赵得脸上显露的迟疑之色,时文彬看在眼里,不由暗忖道:果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匹夫,实叫我失望至极。
劝降一事,事关重大,时文彬定下主意道。
“赵得,济州官兵不日则到,你需要率本部衙役前去运粮迎接,我自有一封书信交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