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重回知青点(第1/3 页)
自从方明结婚,从知青点搬出来后,快半年了,再没回去过。
如今,当上了副大队长,又让负责管理知青。既然管理,就要有干出点成绩来。
方明极力搜寻着原主在知青队的行为。
知青点的知青,刚开始分属于不同的生产队。但施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存在好多问题。因为各生产队干的活计和收工时间不太相同,给知青点的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后来罗洪奎和任乃孝商量后,干脆让知青点的知青单独成立一个生产小组。每个生产队为他们提供5亩地,共计有20亩,由他们自己安排生产。
知青点的知青经过选举,推选滇南省知青高其勇负责知青点的工作。
考虑到高其勇毕竟是知青,对农业生产还不是特别熟悉,生产上的事暂由四队队长樊平安对他进行指导。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高其勇现在对生产上的事也是轻车熟路了。
搜寻到这些记忆,这两天,方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实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到了六十年代末期达到了高潮。这确实是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一个大举措。
当时在城市,对于找不到工作岗位,上不了高中或大学就会被当成一种歧视。那么,这些拥有革命理想和一腔热血的青年怎么办,到农村去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和跳板。
正好,伟人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于是乎,短短时间,几百万城市的热血青年便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奔赴到了农村,达到了分流稀释过量人员的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高层想通过这一举措消灭“三大差别”。
在城市,工人阶级占大多数,但农村还保持着农耕文明。因此,城市的知识青年便肩负起重要职责。这便是,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他们既要使自己实现劳动化,还要令农民知识化。如此一来,便达到培养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农民”这个重要目的。
想想这些,再看看向阳寨知青的现状。他觉得知青们的劳动化倒是达到了,人人学会了割麦子,摘豆子,收谷子,掰棒子。还有拉碌碡,扛粮包,拉犁耕地,打场扬场……
但令农民知识化似乎微乎其微。
现在村里除了一个赤脚医生和一名小学老师是知青在发挥着作用,其他知青和当地社员没多大区别。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