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电价1毛\/度(第2/3 页)
如果出现电力过剩,还可把多余电力,卖给国家电网,即国家电网可以发挥协调作用,又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
而到了这个时候。
东海市三千多万的市民,乃至龙国十多亿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星云集团。
脑袋里都冒出了一个问题:能源塔内的电价,星云集团会定多少钱一度?
3毛每度?
还是2毛?
亦或者几乎不可能的1毛左右?
网络上是议论纷纷,专家们撰写的分析文章也有无数。
有位叫卢彦祖的网红up主,采用经济链分析法,发表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
“能源塔是毫无疑问的超级耗电大户,只是把自来水输送到顶楼,每吨水就要消耗近十度电,还有上千台的胶囊载人电梯,因为没有用到配重模块,用电也会比普通电梯多几倍,还有上百万个的充电桩,大量的室内垂直农场,以及上万个的商家……要想维持能源塔的基本运转,都要消耗四五百万千瓦的电力,让其全面投入使用,3000万千瓦的供电,都不一定够用。
至于电价如果定在3毛每度,虽然不算很高,但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就算能源塔内的商户们,销售的多数商品,价格都便宜了几毛几块,但吸引力很难大到让上百万的东海市民,特意跑去消费的地步,因为得到的实惠,难以弥补在时间精力上的损失,大部分人还是宁愿去附近的超市商场消费,不会为了几块十几块的蝇头小利,特意去一趟能源塔,除非心血来潮想去看看。
如果电价降到2毛,吸引力会明显大一些,尤其是拥有电动车的群体,他们给车子充的商业电,普遍要5毛左右,充一百度就是50块,若是去能源塔充电,就能省下足足30块的费用,这对普通人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尤其是能源塔半径十公里内的居民,应该会经常去能源塔消费,顺便给车充个电。但超出十公里范围的居民,恐怕不会考虑去能源塔了,因为路上的通勤时间会超过1小时,超过了工薪阶层的收入标准,区区30块,抵消不了他们的时间损失。
除非电价降到1毛,并给车充入超过200度的电,省下的费用就在80块以上,这样生活在能源塔半径二十公里内的部分居民,会愿意浪费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一趟能源塔,购买自己想要的服务和商品。
每天至少吸引一百万消费者进入能源塔的目标,也基本可以实现,毕竟只有获得的好处,大于付出的代价,人们才愿意跨越空间上的距离,去某个消费场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