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麦德森机枪(第2/6 页)
家之一怎么可能对市面上最先进的机枪无动于衷呢?虽然清廷自己还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是却并不妨碍他们进行采购。而当下朝廷新军装备的轻机枪基本上都是采购于欧洲。而且清廷不但采购了这款机枪,更花银子获得了这款机枪的生产权。
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清廷便已经获得了麦德森轻机枪的生产权,只不过由于生产设备跟不上所以一直到今年年初才开始在广东制造军械总厂实验生产。当然由于设备上以及经验上的局限性广东制造军械总厂生产出来的麦德森轻机枪和原款相比肯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也只能被称为仿制品。而除了广东制造军械总厂之外,在中国还是其他的兵工厂开始试验生产这款机枪。如果一切正常的话,说不定几年之后中国就可以具备大规模生产这种机枪的能力了,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历史上中国在麦德森轻机枪的设计生产上起步并不算晚,但是一直到几十年后却仍然不具备自主研发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只能说几年之后混乱的时局严重的拖了中国的后腿。
在江西新军里,麦德森轻机枪又被成为轻机快炮,这个称呼源自于加特林机枪,几十年前加特林机枪引入中国的时候被成为格林快炮,而随后的马克沁机枪以及麦德森机枪都延续了快炮这个称呼,只不过麦德森机枪由于质量较轻所以被成为轻机快炮。
从快炮这个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清廷对于机枪的重视程度,事实上不管是较早的加特林重机枪还是后来的马克沁重机枪以及麦德森轻机枪,这些著名枪支在出现之后清廷的反应都十分迅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清廷便分别引进了这些枪支的生产工艺并试图进行大规模的仿造与生产。
从这一点上来说,清廷对于武器的敏感性还是十分敏锐的,只不过清廷内部的以及混乱却拖了整个国家的后腿,不管是加特林机枪还是马克沁机枪,清廷仿制的都特别早,可是就是因为和管理混乱,这些机枪始终无法真正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原因的话,说不定清廷也不会在对外战争当中屡战屡败了。毕竟如果大规模装备这些机枪,清廷在陆军上的装备已经不比列强差多少了。
整个设计的过程总共花费了唐杰十个梦想点,相对于麦德森机枪的实用价值来说并不算太多。而生产所需的梦想点也不多,没生产一挺麦德森机枪需要消耗五个梦想点,生产八挺机枪也不过是才消耗了四十个梦想点而已。看起来整个消耗很少。
可是当生产到子弹的时候,唐杰却一下子心疼了起来,买枪容易使用难,枪支的价格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