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5 页)
买回来,还要去皮、切、洗、调味,制作时既要掌握火候又要掌握油盐的量,无论是哪个细节出了错,都会导致口味变差。
最过分的是,把菜做完吃掉了,还要洗碗!!!
十岁出头的祁小胖同学,在惊觉这个事实的时候,不亚于发现自己做完语文作业还有数学作业。
所有人,包括祁方的父母,都以为这是小孩子的三分钟热度,稍微学点基础的常识,就会知难而退了。
没想到,从那一天起,祁方整整坚持了十几年,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起初是烹饪简单的家常菜,煮点白粥和小米粥,后来逐渐升级,开始朝着花样和技巧方向进化,甚至参加了几个业内协会举办的厨艺大赛,又抽空考了什么中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之类的职业资格证书。
最后返璞归真,平常按着沈虞的口味做些小菜,闲时搞点特色和花样,逢年过节时才施展才艺。
祁方的兼职厨子之路,走了很多年,目前处于一种心满意足的大师状态,已经不像是小学时那样爱好显摆和出风头了。
主打一个低调务实,目标是把沈虞喂饱喂好。
祁方的经历讲述完,沈虞的蜜汁烤串也吃完了,停下动作,提出了一个疑问:“你是为了我才学习做饭的吗?”
祁方:“唔,当然,沈鱼鱼,我就是为了你才开始学这麻烦玩意儿的。”
沈虞很轻地蹙了一下眉,开口道:“你……”
他不赞成任何一个人因为这样的理由改变自己。
于“学习”一道上,沈虞的信念非常纯洁固执,认为学任何东西,都必须先是自己想学,才有必要去学。
没有内在信念支撑,行动力是很有限的。
沈虞带教的那些研究生,普遍有着这样淳朴的科研热情。唯一一个异类赵岷青,也在被踢出组的途中了。
“不过呢,”
没等沈虞说完,祁方就话锋一转,紧接着道:“后来试了几次,慢慢发现还挺有意思的,当做一项事业来做也不错。”
“这项事业起步腾飞的源头,就是我们小学时的那次露营活动。”
祁方颇为得意:“我记得当时学校没有准备自热炉灶,我们几个还是凭自己努力捡树枝生的火。”
就和十几米外熊熊燃烧的篝火一样,祁方对沈虞的心思、以及他拙劣的厨艺,都如火苗般愈燃愈烈,最后席卷他的整个人生,成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并不是我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