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救灾(第2/4 页)
,使得杜文成的第一批救灾粮食在半个月内就发放一空。现在的灾荒才刚刚开始,长治的粮食储存能否支持到明年开春还是个问题,他不能让斯特恩这样无节制地浪费下去。
“斯特恩,你看,这是长治城西,我要在这里修建新的住宅区。你现在的任务是迁移这里的居民,给他们讲清楚我们的政策,然后雇佣灾民重建长治城,工钱就是他们得到的食物。”
“杜,我理解你的做法,但我反对你的决定。”
“你没有选择,斯特恩。去召集你的人,按我说的去做。”
随着灾民的增加,杜文成指示斯特恩挑选了近万名青壮加入了先遣军的队伍,组建了先遣军第八师。在对这些新兵加强训练的同时,还参加了长治城的恢复和改建工作。
有了这些用之不尽的劳动力,杜文成也不得不加大长治的基础建设。杜文成的粮食毕竟也是花钱买来的,在做不到按需分配的时候,只能按劳取酬了。
有着爱心泛滥的斯特恩,涌进长治的灾民是越来越多,即便是每天人均六个土豆,白云生费尽心机收购的粮食储备也支持不了多久。随着河南灾荒的大面积爆发,国统区的粮食价格飞涨起来,粮食的收购也越发困难。
就在杜文成忙于安置灾民,重建长治的时候,苏俄和外蒙自治区政府的谈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沈涵阳坚持杜文成定下的谈判底线,坚持要苏俄必须将克孜勒、伊尔库兹勒到赤塔一线划为非军事区。
如果苏俄可以答应这样的条件,也就不会有现在这场战争了,最主要的是赤塔那里苏俄还要面对来自盘踞在满洲里的日军,就连英米都觉得先遣军的条件有些过分。
当米国大使高思询问沈涵阳为什么要坚持这样做的理由时,沈涵阳回答说:“先遣军这样做的理由和史太林插手外蒙的理由一样,只是想得到一个安全的战略空间而已。”
这个时候的苏俄在德军优势兵力的逼迫下正在节节败退,被史太林寄予厚望的铁木辛哥的64集团军也被迫退过了顿河。史太林一怒之下撤销了铁木辛哥的职务,并且发布了227号令,严令各部“绝对不许后退一步”。
八月三日,德军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史太林格勒已经岌岌可危。十九日,德军突破了64集团军的防线,成功地渡过顿河占领了卡拉奇,双方在史太林格勒郊外打的如火如荼。
战场上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苏俄,史太林已经没有时间和杜文成的先遣军扯皮,在八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德军第14装甲军推进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