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蛤星(第1/4 页)
在离蓝星111光年远的距离,有一颗黄矮星,它的质量和大小几乎都是蓝星太阳的85%左右。
这个恒星系的智慧生命眼部构造与蓝星人类不同,所以眼球接受的光谱信息也和蓝星人有着巨大的差异。
他们看见的阳光是蓝色的。
所以这些智慧生命在远古时代,由于认知不足,以为这颗恒星是悬浮在空中的巨大蓝色湖泊,所以为它取名“天湖”。
于是这个恒星系,也叫做“天湖系”。
这些智慧生命所生存的行星,距离“天湖”约1.3亿公里,正好处在宜居带上。
星球表面没有巨大的海洋,但却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湖泊,绿化面积也很广泛,所以整个星球像个沾满了水珠的绿色高尔夫球。
在他们的传说里,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都是来自于“天湖”降下的水源,由于“天湖”里蕴含了巨大的水量,所以这颗生命行星上空气湿润,雨季漫长。
“天湖”星,就是他们这颗行星赖以生存的“生命海洋”。
直到蛤星人摸索出基础的天文知识后,才知道“天湖”,其实是个巨大的火球。
这颗诞生了生命的行星,叫做蛤星,离它17万公里的地方,有一颗直径相当于月球五分之一的卫星,名为“蝇星”。
蛤星人的城市,几乎都围湖而建,湖泊越大,城市规模越大,因为他们对水资源极度依赖。
蛤星上最大的湖泊叫做“瓦青马哈湖”,在蛤文的意思里是“天赐的甘露”,蛤星人在这个巨湖的周围,建造了整个蛤星上最大的城市----瓦青马哈。
由于生活习性和外表的差异,蛤星其他大量的中小型城市居民几乎都是由清一色的棘皮族或者滑皮族组成,而类似“瓦青马哈”这样的巨型城市,两族人口差不多各占一半。
“生物泡”内所有能够进行太空探索的文明,几乎都在长期的人口融合中形成了一个能够控制整个行星的政权。
蓝星毁灭前所处的时代,正是在“长期融合”这个过程的初期当中。
如果当年蓝星没有被毁灭,在一千年甚至一万年以后,终究也会出现一个能够掌控整个蓝星的单一政权。
这是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这个单一政权的“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就能够直接的影响整个星球的生死存亡。
这是智慧进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瓦青马哈湖的湖边约十公里的范围,